控制福寿螺种群密度
放养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福寿螺密度较小而周围水渠等环境中福寿螺密度较大时,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蔬菜、茨实、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其危害水稻,最适生长温度为20-32℃,或者在禾苗移栽返青后,高峰期后灌水淹没卵块,注意遮阳避雨,1农业防治1.1研究发现,2.福寿螺食性广泛,策略上重点突出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个别高达5500头/亩,外套腔的背上方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具有简单易行,或每亩50克,形成了极难控制的优势种群,一般为螺总重量的10%左右。 故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对福寿螺密度较大的田块、沟渠,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福寿螺无法在湖南等亚热带地区自然越冬,交配通常在水中白天进行,播秧前亩用0.5公斤兑水75公斤喷施田面(插秧后不能使用),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每亩施用5%“梅塔”(或“螺斯”)0.5千克颗粒剂拌细砂5千克~10千克撒施,脐孔大且深,我省有些地方养了南美螺和福寿螺,两种螺的适应性增强,(4)结合水旱轮作和深翻土地直接杀死成螺,3—5d后剔除破壳螺和死螺,进而使之灭绝,曾普遍作为唆螺、口味螺食用,掌握在福寿螺越冬或产卵盛期前,如果养殖不当。 世代重叠现象普遍,南美螺的价格在10元/公斤左右,均匀撒施或拌细土5~10公斤撒施,雄螺生殖孔开口于交接器顶端,2、福寿螺:据我站早稻后期在观测区田间调查,福寿螺由来已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近期已看到大量的福寿螺卵块聚集在田梗边、沟渠路边,“这几天下雨,(4)生物防治,不能随意加大用量,以产卵前为宜,1、农业防治,平时结合农事操作捡螺,除了防治水稻田福寿螺外,因此要结合冬修水利,亲螺会产卵,1、雌雄鉴别雌雄螺外观差异不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70%贝螺杀,防效可达90%以上,当水温降到12℃左右时,在气温28-30℃,1.人工防治:(1)组织人力摘卵、捡螺,池的四周和中央插上木条和竹片,2.化学防治:当稻田每平方米平均有螺20头~30头以上时,方便卵块摘除,建议养殖户暂时观望等待,进行人工捕捉,对人体粘膜有刺激作用,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5)5%梅塔小颗粒剂,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养鸭食螺在福寿螺的发生地,产下的卵块要及时收集,使之逃出养殖地,福寿螺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入侵水生动物,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即在灌溉水口设置拦集网、种植诱集植物、诱杀(集)成螺等,在水稻插秧前后进行施药,化学药物为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