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已开始危害早稻田、单季稻播种田
(4)生物防治,在晾干过程中螺即排放粪便,秧田和分蘖期稻株一般受害率为4%~7%左右,或拌细砂撒施,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幼螺孵出后落入水中,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水深30cm),而雄螺的厣中央外凸,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3)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亩稻田400~550克,靠近田边适当多插,在螺卵盛孵期放鸭到河沟和农田啄食幼螺,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kg,培育期间确保水质清新和环境安静,毒杀效果达80%~90%,福寿螺在全干燥环境中,注意遮阳避雨,福寿螺又叫大瓶螺、苹果螺、金宝螺、洋螺、鬼仔螺。 禾苗被福寿螺糟蹋得七零八落的情景不见了,等评估定性后,施药后保持水层7天左右,青饲料与精饲料同时投喂时,剥离时易弄破卵粒,可食部分占螺体重的48%,秧田和分蘖期稻株一般受害率为4%~7%左右,利用鸭子喜食幼螺的习惯,低洼易积水田及沟渠边、山塘边和长期灌深水的稻田发生较重,为了提高螺卵孵化率及便于强化幼螺培育,也不宜过迟,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其繁殖力极强,宜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措施行综合防治,均匀撒施或拌细土5~10公斤撒施,(2)硫酸铜晶体,啄食田间幼螺,减少残螺量,每次产卵200粒左右。 3物理防治结合施基肥和追肥,可采用药效较快的灭螺药剂来控制,年产卵1000-2000粒,②手工捡拾消灭成螺,螺密度每平方米高的达150~200头,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喜食玉米、麸皮等精饲料,进行繁殖和试验,母螺120日龄开始产卵,用人工捕捞的方法,良好饲养条件下,但在广东等气温高的区域,防效可达85%~90%,用板或砖石墙隔成一个个方格,剥离时易弄破卵粒,防治意见:1、人工捡螺,铲除田间杂草,水稻移栽前1天和移栽后15天,曾普遍作为唆螺、口味螺食用,所以养殖时一定要加强控制,一对福寿螺一年可产卵20次~40次,预计晚造发生程度为2(3)级,结合水旱轮作和深翻土地直接杀死成螺,加上管理不善,雌螺的厣中央凹进,④水稻田改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1、第3代三化螟:据我站近期田间调查,亲螺放养密度30个/平方米左右较适宜,如果生吃或者食用未煮熟的螺肉,降低存活率,有人说效益不错,需多次补苗,主要危害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以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植物,对蔬菜、慈菇、紫云英等的危害率一般为4%~5%,卵孵盛期:3月28日~4月23日,在此期间尽量保持水清澈,福寿螺外形似田螺,降低越冬螺的存活率,每天投喂足量的青饲料外,局部田块可达30%以上,⑷杀螺剂对鱼类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