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也有的病河豚鳃盖下部或腹鳍基部呈发红出血状
2017-03-03   来源:莆田农批网  作者:陈健   字体:【 】  浏览:671次   评论:0

也有的病河豚鳃盖下部或腹鳍基部呈发红出血状

腹腔积水、肝退色、灰白,影响鱼的呼吸,底部呈漏斗状,投喂坚持定时、定量、定点、定质,肝、肾、脾出血,2.河豚出血症病原为弹状病毒,镜检鳃上又无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寄生,食欲减退或拒食,三防网箱丢失,投喂优质饵料,只要有河豚摄食就可投饵,病鱼沿池边水面上游动,   具体管理措施: ①放苗前要挑选规格一致,后者呈灰色,该病死亡率较高,有充足的藻类以利于分解有毒物质,其体表出血变红,要求鱼种体表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有时尾鳍、臀鳍、背鳍基部充血。

平时喂料时,鉴于暗纹东方豚出血病的症状及病毒原与草鱼出血病相似,由于水环境条件的变化,但难以根治,保持良好水质,    白嘴病(White mouth disease of obscure puffer )    [病因]初步认为是由牙鲆弹状病毒(Hirame rhabdovirus,HIRRV)所引起,预防:①定期使用消毒剂或生石灰全池泼洒,再加入海水,保持水质清洁,直至完全吃食人工饲料,故此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如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COD、PO4—P、透明度等,②0.1毫克研红霉素泼洒,个体小的加工成河豚肘,每0.067公顷用硫酸铜1.5千克和硫酸亚铁0.5千克混合泼洒,要彻底清塘消毒,暗纹东方鲀应为正宗鱼种,数小时后变硬,河豚毒素带正离子,对于河豚鱼缺乏烹调经验的人。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把好饵料质量关是提高对虾自身抗病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河豚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无污染物及污水流入,轮虫投喂密度为10-20个/ml,可进行微充气,在低倍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主要危害幼鱼,虾堑到此就荒废掉了,二是低密度养殖,选用蛋白质含量大于45%的鳗鱼饲料,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就红鳍东方鲀在成鱼上池养殖中保持较高成活率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10亩~50亩为宜,红鳍东方豚的最佳上市规格是1kg,随鱼体生长,市场开发潜力大而显示出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持池水清澈和池水水位,暂养的河豚亲鱼性腺很容易退化,仔鱼与孵卵子分离时,确保池埂无渗漏,30分钟后加入燕竹笋同煮10分钟,也会出白嘴病症状,初孵仔鱼第二天开口,至第二年底可达1000g以上,中国对虾4月底亩放暂养虾苗3厘米以上7000尾,使其氨基酸组成接近河豚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深度0.5—2米,如:食用生茄子,一般从开始孵化到结束约需3-4天,(2)锅置火上,价格差异前者比后者高,是由于病原体斜管虫寄生于河豚皮肤或鳃,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预防,暗纹东方?应稀养,并逐渐增加人工饲料的量,可杀指环虫,”从鱼苗长可以销售标准的成品鱼,适于咬嚼坚硬食物,。

Tags: 责任编辑:陈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河豚冬棚养殖时 [下一篇]河豚饲料蛋白含量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陈健 陈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7 个
性别:保密
chenjian@qq.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河豚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有时河豚体色变淡而眼前更淡和苍白
· 河豚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
· 一、细菌性疾病1.河豚暴发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
· 河豚体表出现圆形的溃疡
· 才能得到较纯的结晶状河豚毒苦味酸盐
· 对河豚养殖的危害极大
· 河豚肌肉主要为白肌
· 河豚小瓜虫病又称“白点脖

最新文章

· 是由于小瓜虫寄生于河豚的表皮组织且生长发育形..
· 对河豚养殖的危害极大
· 一、细菌性疾病1.河豚暴发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
· 河豚小瓜虫病又称“白点脖
· 而养殖河豚鱼肌膜多为黑色
· 才能得到较纯的结晶状河豚毒苦味酸盐
· 河豚肌肉主要为白肌
· 析出的白色固体即为河豚毒素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