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波尔山羊谨防改良误区
一、波尔山羊并非完美无缺。波尔山羊具有体格大、生长快、屠宰率高的优点。但波尔山羊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除毛色、耳型遗传不稳定外,最大的缺陷是繁殖性能较差,主要表现为性成熟晚、发情季节性强,表现不明显。波尔山羊性成熟年龄在5~6月龄,发情70%以上集中在秋季,发情时不鸣叫,仅有摇尾,阴道流粘液表现,产羔率一般不超过200%;公羊性欲较差,一只公羊每天仅可配种1~2只母羊。据笔者观察,波尔山羊杂交一代羊70%左右发情时不鸣叫,杂交二代90%左右发情不鸣叫,这对于农区大多数农户分散饲养的羊群是一个极其致命的潜在危机。 二、采用科学的杂交繁育技术。由于纯种公、母羊价格昂贵,多数羊场和农户采用级进杂交的方法借以获取廉价的种羊。实践证明,利用波尔山羊作父本,地方山羊作母本,所生产的杂交后代在初生重、断奶重、哺乳期日增重方面绝大多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利用级进杂交方法所生产的高代杂交羊生产性能均低于杂交一代,其抗病力和抗逆性亦明显变差。对此,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培育适合当地环境的肉用山羊新品系。新品种培育应由科研单位和规模羊场来承担,多数农户则应以经济杂交为主,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羊。 三、波尔山羊不可无限北移。波尔山羊公认的原产地为南非,原产区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属于干旱亚热带气候。我国黄河以南大部分省区均引入了波尔山羊,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波尔山羊属于肉用山羊品种,对饲草和饲料要求相对较高,而我国北方省区由于冬季寒冷,牧草缺乏,部分地区饲养条件较差,因此,引种时应慎之又慎,以防冻死、饿死或生长发育不良。 四、加强对地方品种的保护。我国是世界上山羊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几千年来,培育出了近40个品质优良而又各具特色的山羊品种。因此,波尔山羊仅适宜改良部分以产肉为主且生长性能较差的品种,不能无目的盲目杂交。开展杂交改良以前,应先将地方品种划定保护区,建立核心群,经过反复论证方可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