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顺街道天常村三社王致金的家里,堂屋里的墙上全是子女们获得的奖状,这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希望。小时候一场意外,导致王致金右眼失明,因残致贫,但王致金却不向命运低头,他转变思路,向邻居借地耕种、并发展起了养殖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困境,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他说,人要往前看,不能轻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唯有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最穷时,连66元的电费都缴不起” 在王致金很小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右眼失明,影响外出打工,也因右眼失明,直到30多岁,王致金才结婚生子。 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只能靠务农为生,加上妻子常年生病吃药,王致金刚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每天起早贪黑劳作,可只靠家里那3亩地,靠天吃饭的王致金,再怎么努力,一年的收入也只能把平时的生活将就着,根本谈不上存得起钱。 2013年,王致金向亲戚借了5000块钱,想通过养鸭增加收入,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谁曾料想一场瘟疫使几百只鸭子在一夜之间几乎全部死掉,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简直雪上加霜。 “养鸭失败后,家里真的是一贫如洗,最穷时,连66元的电费都拿不出来,5000块钱的借款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身上,睡不着,甚至感觉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回忆起那段艰辛的日子,王致金一脸愁容,眼含泪花。 当时王致金的大儿子正在读高中,两个女儿刚上初中,孩子们每月的生活费是一大笔支出;而养鸭欠下的债,也得要一点点地还,王致金夫妇俩曾经想缩减孩子们的生活费,但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不忍心。 “生活再难,也要朝前看” 王致金家有兄弟三人,也是2013年,王致金的父亲过世,因为养鸭亏损,已经家徒四壁的王致金连给父亲办丧礼的份子钱也拿不出来。 考虑到王致金家里的情况,其他兄弟二人决定不让王致金出份子钱,可王致金心里哪里会舒坦,和媳妇商量后,决定把母亲接到家里赡养,直至终老。 “不能事事都依赖别人,更多要靠自己,没钱,我就出力,决不能仗着贫穷就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生活再难,也要向前看。”命运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捉弄着王致金,但夫妻俩却不向命运低头。 王致金发现,近年来,村里许多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土地都闲置了下来,于是他向邻居借地,这下王致金能耕种的土地就从3亩增加到了13亩,他将自己3亩地改成了鱼塘,借来的土地就进行粮食耕种。 王致金初步估算,每年靠种粮有1万多元的收入,靠养鱼每年能带来6千多元的收入,这两项的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让捉襟见肘的生活可以得到一些缓解。 2015年,街道给王致金家里送来一头母猪,2头仔猪,并经常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有了政府的支持,让王致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唯有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9月18日,清晨5点半,王致金就起床了,轻手轻脚洗漱完毕后,向鱼塘奔去干活,今年街道将在他鱼塘边进行山坪塘整治,整治后用水有了保障,王致金打算再多饲养一些家鱼。 妻子彭富英随后也起床,开始生火煮喂猪、鸡鸭和羊的食物。山坡间的烟囱里,冉冉升起缕缕炊烟,喂完牲畜后,彭富英又忙着煮好早餐,走上院坝大声唤着王致金回家吃早饭,吃完早餐,王致金又扛起锄头下田去了,彭富英则忙着收拾家务,一天的生活忙碌又充实。 9月初,王致金家母猪诞下了13只小猪仔,这是母猪今年生下的第二胎,年初那一胞仔猪经过细心照料后卖了9000多元,现在生猪行情好,王致金估摸着这一胞养大后能卖1万多元。 如今,王致金已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家里已买上了大电视、冰箱,大儿子在区工业园区找到了份工作、两个女儿成绩优异,也很懂事,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 得闲时,王致金偶尔也会望着山谷出神,不时会怀念父母,愧疚没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更多是憧憬未来的生活。“唯有勤劳才能改变命运。”王致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加上自己一双勤劳的手,没有渡不了的难关,没有翻不过的沟坎。 山谷一头,太阳冉冉升起,全新的生活正迎面向他们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