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自制中药方剂治疗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2015-07-21   来源:锦州农批网  作者:帅气送水工   字体:【 】  浏览:60次   评论:0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5周龄的雏番鸭。该病传播迅速,致死率可达80%以上。是危害番鸭养殖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自1995年至今,诊治过多例患此病的雏番鸭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中1个病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3年7月5日,南昌县富山乡一养鸭专业户饲养的16日龄雏番鸭发病,1560羽番鸭中,每天有50~90羽死亡。曾用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7月7日畜主还用过小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但不见好转。

2 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不振,重症者食欲废绝,渴欲增加,精神萎顿,拉黄色、黄白色或绿色稀便,有的病鸭粪便中带有气泡,个别肛门周围粘有污物,部分病鸭逐渐消瘦,脚软,常蹲伏。不久后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病鸭喙部发绀,眼鼻有分泌物流出,有些病鸭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程短的1d,稍长的3~5d,长的1周左右。从发病开始至1周,死亡率达23%。

3 病理变化

病死雏番鸭的鼻孔中可挤出粘液。剖检后可见:肝脏肿大、质地变硬,胆囊肿大、充满稀薄的胆汁。部分死鸭出现腹水,少数肾脏充血肿大,胰脏坏死,表面充血、出血,有的出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十二指肠、直肠严重充血。部分死鸭盲肠中有香肠状栓塞物。肠腔中充塞了一条灰白色的栓状物,剪开后其中心为干燥的肠内容物,外面以同心圆式包以凝固的坏死脱落的肠粘膜组织和纤维素性渗出物。

4 诊断

4.1 初诊

根据雏番鸭发病的流行特点、所排粪便和神经症状,以及消化道出现腊肠状栓塞物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结合病初使用抗菌药治疗效果不好,后又使用小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注射后不见好转等情况,可初步诊断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4.2实验室诊断

取死鸭肝脏,磨碎,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制成1∶10的悬液,经双抗(每毫升含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u)在室温下处理2h,再以2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液接种12日龄番鸭胚胎内,每胚0.5mL,置37℃孵化箱内孵化5d。可见绒毛尿囊膜水肿,胚体皮肤充血、出血、水肿,心肌变性呈瓷白色,肝脏出现坏死灶。

5 处理措施

雏番鸭群发病8d后,采用中药煎水饮用。

中药方剂:板蓝根120g,连翘120g,蒲公英120g,茵陈120g,荆芥120g,防风120g,陈皮100g,桂枝100g,银花100g,蛇床子100g,甘草100g。加水,适量(供1 200羽饮用),用文火煎沸10min,过滤去渣。然后用清水加适量红糖冲服。用药前鸭群停水2h。1剂/d,每剂上、下午各煎1次(药渣拌料),连用3d。用药3d后,病情缓解,发病率逐渐降低。5d后,雏番鸭群基本恢复正常。

6 体会

6.1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6.2 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员走家串户,把病毒带入而引发。另外,带毒的种蛋也能成为传染源。因此,孵化场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场所。

6.3 利用该中药方剂对本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同时还有清热解毒,减轻症状,促进病鸭康复的功效(保护率可达88%)。如在中药汁中加入一定量的抗菌药,防止其它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效果更好。
Tags:方剂治 责任编辑:帅气送水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巧治蛋鸭眼结膜角膜炎 [下一篇]农业部重点推广蛋鸭良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帅气送水工 帅气送水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2 个
性别:保密
shuai@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鸭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二、配料按加工50只肥鸭计算:需用酱油2公斤、盐..
· 应激对蛋鸭产蛋率有何影响
· 蛋鸭休产期须添加的物质
· 把鸭子投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高产技术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最新文章

· 鸭头颈向右侧弯转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1根自颈胸至鸭肛门中央撑住
· 蛋鸭高产作息表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 蛋鸭高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畸形蛋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