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综合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
2015-07-21   来源:衢州农批网  作者:高富帅   字体:【 】  浏览:55次   评论:0
2004年8月,某养鸭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49.1%,死亡率为13.7%。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过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在后续饲养的两批鸭群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1 发病情况

2004年8月7日,某养鸭户引进樱桃谷鸭苗5000只,饲养至15日龄时有一部分雏鸭开始陆续发病,而且发病快、死亡率高,两天死亡500只,几乎近一半的雏鸭不食、缩颈。

2 临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鸭精神萎顿,呆立一旁,眼半闭呈昏睡状态,以头触地。食欲废绝,有的腹泻,粪便稀薄呈现黄色或黄绿色。不久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踢动呈划水状,数小时后死亡。死前病鸭的头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

3 剖检病理变化

死鸭身体状况良好,绒毛外观较好,有的喙端和爪尖瘀血而呈暗紫色,肛门污秽不洁。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柔软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内充满胆汁,胆汁呈淡绿色。有的脾肿大,外观可见花斑。多数病鸭的肾脏肿胀充血呈灰暗色,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变化。

4 诊断

4.1 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立即作出相应处理。

4.2 无菌操作取病鸭肝组织接种作细菌培养,未发现特定病原菌。

4.3 取病死鸭肝组织加入适量青链霉素,捣碎匀质,接种11日龄鸭胚,结果3天后接种胚全部死亡,死亡胚体较小,肝脏肿大呈淡绿色,无菌收集死亡胚尿囊液备用。

4.4 取30只5日龄雏鸭分成3组,1组颈部皮下注射5mL鸭病毒性肝炎阳性血清(南农大产1∶1024),3天后肌肉注射接种死亡鸭胚尿囊液0.2mL;2组肌肉注射接种死亡鸭胚尿囊液0.2mL;3组肌肉注射接种灭菌生理盐水0.2mL。结果2组死亡8只,1、3组未见异常情况。剖检所有死亡雏鸭,病变与发病鸭组织病变相同,说明该病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初诊为病毒性肝炎后,每只雏鸭紧急肌肉注射高免血清1mL,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5.2 对存栏雏鸭进行圈养,及时隔离病弱雏鸭。在正常鸭的饲料中加入磺胺嘧啶钠,在不能采食的病鸭的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和口服补液盐,同时在所有雏鸭的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维素。

5.3 对所有鸭舍和运动场进行清扫和消毒,所有饲养用具经清洗后消毒。池塘用水能更换的更换,不能更换的经消毒处理。同时对鸭群出没的地方彻底消毒。

5.4 养鸭户进雏鸭时,要事先了解种鸭的免疫情况,从正规种鸭场引进经过免疫接种的种鸭孵出的雏鸭,或对1日龄雏鸭接种鸭肝炎弱毒疫苗,做好商品雏鸭的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5.5 养鸭场实行封闭式生产,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隔离消毒工作,禁止不同鸭场的鸭群、饲养人员和饲养用具相窜,防止疫病传染。
Tags: 责任编辑:高富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肉鸭的药物预防程序 [下一篇]雏鸭花肝病的防治措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高富帅 高富帅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2 个
性别:保密
gaofe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鸭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二、配料按加工50只肥鸭计算:需用酱油2公斤、盐..
· 应激对蛋鸭产蛋率有何影响
· 蛋鸭休产期须添加的物质
· 把鸭子投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高产技术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最新文章

· 鸭头颈向右侧弯转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1根自颈胸至鸭肛门中央撑住
· 蛋鸭高产作息表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 蛋鸭高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畸形蛋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