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鸭寄生虫病防治技术鸭多型棘头虫病
2015-07-21   来源:乌鲁木齐农批网  作者:wiwixin   字体:【 】  浏览:62次   评论:0
1.病原 本病病原体为大多型棘头虫、小多型棘头虫与腊肠状多型棘头虫。 

2.生活史 腊肠状多型棘头虫的中间宿主为岸蟹,大多型棘头虫与小多型棘头虫的中间宿主为虾类。 成虫在小肠内产卵,卵随粪便进入水中,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卵膜消化,棘头虫从卵逸出,14~15天后变为前棘头体,30~35天变为棘头体,54~60天具有感染性。 

3.流行特点 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春、夏季节。1~3月龄雏鸭最易感染,能引起大批死亡。除感染鸭、鹅外,多种野生水禽也可感染。 

4.症状 大多型棘头虫与小多型棘头虫均寄生于鸭小肠前段,腊肠状多棘头虫多寄生在小肠中段,引起肠管炎症。因此,病鸭主要表现为下痢,消瘦,生长与发育受阻,大量感染而饲养条件又较差时可引起死亡。幼鸭的死亡率高于成鸭。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无适合的中间宿主,多发生于1~3月龄幼鸭与夏、秋季)与症状,可初步怀疑为本病。确诊需要采取病鸭粪便,采用水洗沉淀法或离心漂浮法来检查虫卵。 

6.预防 在发生过本病的鸭场内,秋季放牧结束后2周进行1次驱虫,春季产卵前1个月再进行1次驱虫。成鸭与雏鸭混牧时,除对成鸭驱虫外,对雏鸭于放牧开始后20~25天,进行成虫期前驱虫。最好成鸭、雏鸭分群放牧。如无安全水域,可将雏鸭在陆地上饲养到2~3月龄时再放牧。引进新鸭,须先检查有无棘头虫寄生,如有棘头虫寄生,驱虫后10天再放入水域中放牧。 

7.治疗 可用四氯化碳,每千克体重口服1毫升,或二氯酚每千克体重500毫克,都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Tags: 责任编辑:wiwixin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科学养殖洋鸭的要点 [下一篇]科学养殖番鸭注意的事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wiwixin wiwixin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4 个
性别:保密
wiwixin@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鸭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二、配料按加工50只肥鸭计算:需用酱油2公斤、盐..
· 应激对蛋鸭产蛋率有何影响
· 蛋鸭休产期须添加的物质
· 把鸭子投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高产技术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最新文章

· 鸭头颈向右侧弯转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1根自颈胸至鸭肛门中央撑住
· 蛋鸭高产作息表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 蛋鸭高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畸形蛋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