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鸭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鸭鹅绦虫病
2015-07-21   来源:盐城农批网  作者:4旺旺同胞   字体:【 】  浏览:57次   评论:0
1.病原 鸭鹅绦虫病的病原虫主要是剑带绦虫与膜壳绦虫。这些绦虫都较大,一般长10~30厘米。 

2.生活史与流行病学 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此外淡水螺可作为某些膜壳绦虫的保虫宿主。鸭或鹅吞食了感染的剑水蚤或保虫螺易受感染,在肠内发育成成熟的绦虫。本病严重侵害2周至4月龄的雏禽,温带地区多在春末与夏季发病。 

3.症状与病变 感染严重时,雏禽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成年水禽也可感染,但症状一般较轻。 病禽首先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排出灰白色稀薄粪便,混有白色绦虫节片,食欲减退。到后期完全不吃,烦渴,生长停滞,消瘦,精神委靡,不喜活动,离群,腿无力,向后面坐倒或突然向一侧跌倒,不能起立,一般在发病后的1~5天死亡。 当大量虫体聚集在肠内时,可引起肠管阻塞;虫体代谢产物被吸收时,可出现痉挛,精神沉郁,贫血与渐进性麻痹而死。 剖检时可见小肠发生卡他性炎症与黏膜出苗,其他浆膜组织也常见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心外膜上更显著。 

4.预防 不在死水池塘放养水禽,以免与剑水蚤接触。 经常检查,对感染绦虫的鸭、鹅群,应有计划地进行驱虫,以防止散播病原。 幼雏与成年水禽应分开饲养、放养。 

5.治疗 硫双二氯酚,剂量为200毫克/千克体重,逐只投服,驱虫率可达100%,可使鸭绦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大大下降。 丙硫苯咪唑,剂量为20毫克/千克体重,逐只投服,驱虫率可达100%;应用治疗量混料喂服,大群驱虫时,也可获得100%的驱虫效果。 鹅绦虫用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灭绦灵60毫克/千克体重,硫双二氯酚200毫克/千克体重,丙硫苯咪唑40毫克/千克体重,分别用少量面粉加水拌和,然后按剂量称取药面,做成丸剂,填塞入鹅的咽部,丙硫苯咪唑以片剂投服为宜,驱虫效果可达98%~100%。 
 
Tags: 责任编辑:4旺旺同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下一篇]科学养殖洋鸭的要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4旺旺同胞 4旺旺同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08 个
性别:保密
4wangwan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鸭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二、配料按加工50只肥鸭计算:需用酱油2公斤、盐..
· 应激对蛋鸭产蛋率有何影响
· 蛋鸭休产期须添加的物质
· 把鸭子投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高产技术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最新文章

· 鸭头颈向右侧弯转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1根自颈胸至鸭肛门中央撑住
· 蛋鸭高产作息表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 蛋鸭高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畸形蛋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