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鸭传染病防治技术-鸭疫巴氏杆菌病
2015-07-21   来源:信阳农批网  作者:小舞   字体:【 】  浏览:92次   评论:0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故又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败血病。 

1.病原 本病病原为鸭疫巴氏杆菌。 

2.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2~7周龄以下的雏鸭。鸡、鹅有一定的抵抗力。饲养管理不良及其他应激因素都能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发病鸭群常并发大肠杆菌病。本病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经皮肤尤其是鸭蹼伤口感染,以及通过饲料与饮水传染。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冬寒冷季节发病较多。 

3.临床临状 潜伏期1~3天,有时可达1周。 病鸭眼鼻分泌物增多,周围羽毛黏湿,咳嗽,喷嚏。排黄绿色稀粪。2~4周龄的雏鸭常昏睡,缩颈,不愿走动,拥挤成堆。4~6周龄中的中雏,多两腿软弱,不能站立或站起时全身发抖,濒死期出现神经失调症状,频频点头或头颈左右摆动,身体后翻或倒向一侧,挣扎时不停地煽动两翅、后蹬两腿。少数慢性病例,头颈歪斜,转圈跑动,进食困难,逐渐消瘦死亡。疫病流行过后,鸭群生长发育参差不齐。 

4.解剖病理改变 本病最有特征性的病变是广泛性的纤维素性炎症,其中以纤维心包炎、纤维性肝周炎及纤维素气囊炎最明显。心包膜被覆着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白絮状物与淡黄色渗出液。肝表面常被有一层淡黄色或黄白色的纤维性膜。气囊混浊增厚,有黄色干酪样颗料。肝脾肿大,脾呈斑驳状红灰色。脑膜及脑实质的血管扩张、瘀血。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少数输卵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解剖病理改变可做出初步诊断。 

6.预防 本病预防主要是严格检疫,不从疫区引进种蛋、种鸭,防止病原传入。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受寒、淋雨、曝晒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注意卫生与消毒制度。鸭舍及运动场内的粪便应及时清除,并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 选用I型菌株制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对1周龄雏鸭做2次皮下接种免疫,保护率为86.7%。油佐剂灭活苗1次皮下免疫,效果更好。 

7.治疗 可用青毒素与链霉素联合肌肉注射。洁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等都可应用。 
 
Tags:巴氏杆 责任编辑:小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圈养蛋鸭冬季要“赶棚” [下一篇]鸭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鸭球虫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舞 小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4 个
性别:保密
xiaow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鸭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禽流感该在鸭苗出生后几天打?
· 南浔:高速桥下鸭棚搬迁记
· 冬春蛋鸭软骨病的防治
· 蛋鸭高产高效两关键
· 靖西大麻鸭
· “三勤”养蛋鸭
· 巧选高产蛋鸭
· 鸭呼吸道疾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 鸭头颈向右侧弯转
· 蛋鸭防寒增产技术
· 1根自颈胸至鸭肛门中央撑住
· 蛋鸭高产作息表
· 用木板或菜刀压平鸭胸部肋骨
· 蛋鸭高产技术
· 将鸭坯浸入盐卤水中腌制6~8小时
· 蛋鸭畸形蛋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