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乌头栽培技术
2017-02-05   来源:黄南农批网  作者:萌哒哒   字体:【 】  浏览:141次   评论:0

乌头栽培技术

一、概述

别名五毒根。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之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主产四川、陕西。目前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立秋后子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骨突果,由3个分裂的于房组成。种手黄色,多而细小。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强,海拔2000米左右均可栽培,不退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栽培。阳光充足的高平地种植,前茬作物水稻、玉米、蔬菜、小麦为好。忌连作,否则品种退化,选向阳较脊薄的沙壤土育种为好,块根健壮,支根细,作种栽。植株生长良好,少病害,产量高,质量好。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马头喜温暖湿润气候,选择阳光充足、表上疏松排水良好、中等肥力土壤为佳,适应性强,忌连作。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小麦或黄连地作物收获后,进行翻晒,充分风化,使土壤细碎,作畦,宽100~130厘米,高16厘米,沟宽26厘米,在畦上施腐熟厩肥,堆肥,每公顷15000千克以上,翻入土中,充分混匀,整平畦面呈弓背形。

2.繁殖方法

乌头繁殖方法多半是无性繁殖,分立即下种,贮藏备种。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必须选择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培育、繁殖材料。

(1)立即下种

适时下种很重要,7月下旬至8月初将土地备好,收乌药时,适合作种栽的附子立即按行距50厘米,株距26厘米,深10厘米开穴,栽1~2个种栽,使芽口向上,覆土3厘米,再套种蔬菜、蚕豆、豌豆、小麦等。天干旱时7~8天浇水一次,让附子在地里休眠,第二年出苗生长。

(2)贮藏备种

收附子时,大的药用,小的留在蔸上,假植沙质壤土中,种时取出种栽;若从老蔸取下种栽,用沙质壤土或砂土挖66厘米左右深的坑,在下面铺一层种栽,上盖16厘米厚砂土,再铺一层栽子,盖上砂土,直到地面,作成瓦背形,四周和中间立几束玉米秆等物使之通气。12月份,到备好的地里,分大中小三等,大株行距26厘米,中株行距20~23厘米,小株行距16厘米,施足底肥,以厩肥和适量的过磷酸钙(每公顷225千克)施人穴内,覆土6-10厘米,每公顷下种量为750千克,冬裁时要选择健壮整齐、产量高、质量好的幼苗。过于寒冷的地方木能冬种也可春天栽种,方法同上,和玉米、花生、甘薯等套种,每公顷产乌药60万个左右,一般只能繁殖两年。山区培育品种,防止退化,优良品种以“和尚头”为最好,块根大产量高。

间套作方法:附子栽完后,随即在畦的一面套种青笋,每隔16厘米远种一窝。第二年4月底或5月初青笋收后,套种玉米,每隔50厘米种一窝,每穴留两苗,套种玉米只套种在畦的向阳面,主要为附子遮荫。附子收获后,立即在畦上播种白菜,不必施肥,每公顷可产白菜52500千克。也可在附子收获后,再栽晚稻苗,先把稻秧寄栽在别的稻田内,6厘米距离一株,7月底8月初附子收获后,立即灌水整地栽秧。如果玉米还未成熟,可暂留不收,如果水浅,可在挖了附子的畦内栽秧,不影响玉米最后成熟。这样能粮药双收。例如在陕西南郑县五拱公社1976年收获了0.27公顷附子,每公顷产附子8250千克,玉米4500千克,晚稻每公顷产3000千克。

3.田间管理

加强管理是保证附子优质高产的关键。

(1)修根打尖

修根分两次进行,第一次4月上旬苗长出4-5片叶时进行,把植株附近泥土刨开,现出母根及附于大的在母根内侧留2~3个较大的附于,小苗留一个,其余的附子全部摘掉。第二次在5月中旬,刨13~16厘米深以露出附子上半部为度,削去母根上的新生小附子及所保留的大附子上的须根,只留下面一个独根,使附子表面光滑,注意勿损伤母根。

打尖:每次施肥前要打尖。3~5天后,在植株叶腋间长出腋芽,立即拿去,使营养集中于附子的生长。

(2)除草追肥

乌头栽植宜精细,除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外,见草就除,夏天忌积水,适时追肥,苗高 6厘米时,追第一次肥,每公顷施腐熟饼肥750千克,混合稀粪液37500于克,施在行间。第二次施肥在第一次修根后,施腐熟饼肥1500千克混合稀粪水37500千克,施在每两株距间。第三次施肥在第二次修根后,粪量加大施在上次未施的两株距间。注意病植株,发现即拔掉烧毁,缺苗者要补齐。

(3)培土

为防治雨水侵入根部,减少根腐病,降低地温,促进块根膨大,在追肥时将畦两侧的土搂入植物根部作成鱼背形。

(4)灌水排水

如果遇到春旱或土壤过于干旱,应及时浇水,气温升高后,应浇早晚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乱根。

4.病虫害防治

白绢病

又叫根腐病,在6~8月发病重,受害根成乱麻状干腐或烂薯状湿腐。根周围和表土布满油芽籽状菌核。

防治方法:和水稻或禾本科轮作,采用高畦,雨季排水,土壤消毒,发病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病区。

五、采收加工

附子栽后第二年7月收获。留种地冬季随挖随栽。用锄头刨出块根去掉须根泥土,去掉地上茎叶将附子和母根分开,每公顷产附子7500千克左右,母根晒干称为川乌、附子含有乌头成分,属剧毒药,用药前必须加工。

Tags:乌头栽 责任编辑:萌哒哒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人工栽培的岩黄连均于4—5月.. [下一篇]半年栽培的岩黄连发病极少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萌哒哒 萌哒哒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86 个
性别:保密
mengdad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连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人工栽培的岩黄连均于4—5月份盛花期采收
· 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
· 当黄连木树液开始流动时选已经连续开花结实
· 黄连一般3月开花
· 4小结岩黄连在野生状态下靠种子自然繁殖
· 黄连与其他药配伍
· 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质地疏松、中性偏..
· 2.6.3病毒病渡夏岩黄连由于夏末秋初的高温干旱而..

最新文章

· 盐酸黄连素片剂:0.05克/片、0.1克/片
· 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
· 4小结岩黄连在野生状态下靠种子自然繁殖
· 黄连与其他药配伍
· 黄连木种子出苗时
· 2.6.3病毒病渡夏岩黄连由于夏末秋初的高温干旱而..
· 2.3栽植方式岩黄连栽培有半年栽培和一年以上栽培..
· 当黄连木树液开始流动时选已经连续开花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