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黄连常见病害的防治
2017-02-08   来源:巴彦淖尔农批网  作者:帅到跌渣   字体:【 】  浏览:143次   评论:0

黄连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白粉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5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危害较重,8月后危害减轻。发病初期在叶背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形成直径为2~2.5mm的大斑;叶表病斑褐色,逐渐长出白色粉末,7~8月形成黑色的小颗粒,病害由老叶向新叶发展,白粉布满全叶,致使叶片焦枯死亡,下部茎和根腐烂,轻者次年可生新叶,重者死亡。海拔低、连棚荫蔽度好、连作地等发病重,海拔高、荫蔽度差、生荒地等发病轻。

2.防治方法。①选阔叶林带,地势低凹、向阳、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实行轮作;②用庆丰霉素80单位喷洒2~3次,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3次,或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喷洒3~4次。一般在发病初期用药1次,发病盛期2~3次。

二、炭疽病

1.症状。5月初始发病,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期。病害先从叶缘开始,呈椭圆形水浸状斑,病斑边缘呈紫褐色,中间灰白色,向叶表面凸起,后期病斑中间脱落、穿孔,病斑大小为3~20mm。叶柄上也有梭形的紫色斑,病斑互相并合,致使全叶枯死。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栽培制度、生长年限及林带有关。

2.防治方法。①选阔叶林带栽种,实行轮作;②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加0.2%的洗衣粉,在发病初期和盛期,防治3~4次。

三、白绢病

1.症状。白绢病又名红痧症、地火,发生在海拔1000m的地带,6月初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发病较重,8月下旬发病终止。病原菌以菌丝侵染黄连植株根茎处,使叶片的叶脉最先出现紫褐色,渐至全叶,后呈枯褐色,似开水烫过。全株叶片受害后,根和茎基部腐烂,全株死亡。一般连作地发病重,生荒地发病轻。

2.防治方法。①与玉米轮作5年以上;②病害发生后先挖除病株和病土,再用石灰粉对病株和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淋灌。

四、毒素病

1.症状。4月初开始发病,6月较严重。叶片受害后表现为叶脉两侧退绿黄化呈条花状。狭叶型品种的叶片表现黄化后卷缩、变褐焦枯,引起全株死亡。红蜘蛛和大青叶蝉可能是传毒虫源。

2.防治方法。①选用宽叶型抗病品种;②4月初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喷杀红蜘蛛及叶蝉。

Tags:黄连常 责任编辑:帅到跌渣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chi.. [下一篇]可提高岩黄连的产量和质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帅到跌渣 帅到跌渣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77 个
性别:保密
renz@meimeicc.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连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人工栽培的岩黄连均于4—5月份盛花期采收
· 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
· 当黄连木树液开始流动时选已经连续开花结实
· 黄连一般3月开花
· 4小结岩黄连在野生状态下靠种子自然繁殖
· 黄连与其他药配伍
· 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质地疏松、中性偏..
· 2.6.3病毒病渡夏岩黄连由于夏末秋初的高温干旱而..

最新文章

· 盐酸黄连素片剂:0.05克/片、0.1克/片
· 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
· 4小结岩黄连在野生状态下靠种子自然繁殖
· 黄连与其他药配伍
· 黄连木种子出苗时
· 2.6.3病毒病渡夏岩黄连由于夏末秋初的高温干旱而..
· 2.3栽植方式岩黄连栽培有半年栽培和一年以上栽培..
· 当黄连木树液开始流动时选已经连续开花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