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五倍子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15   来源:安顺农批网  作者:smile   字体:【 】  浏览:163次   评论:0

五倍子高产栽培技术

五倍子为瘿棉蚜科的某些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属一些植物上形成的虫瘿虫。有消肿、消毒、防腐、止血、镇痛之功效。五倍子单宁在金属防腐蚀,稀有金属提取,合成纤维印染固色,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医药卫生和化学分析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按夏寄主植物不同可分为:寄生在盐肤木的角倍、圆角倍、红倍花等。寄生在红麸杨、青麸杨上的肚倍、黄连木上的黄连倍。

一、形态特征

1、五倍子蚜秋季迁移蚜(有翅孤雌蚜):体长椭圆形,长2.1毫米,宽0.74毫米,灰黑色。体表光滑,头顶有纵纹,头背部有明显横网纹。触角5节,第3节最长,喙短。足3对,有瓦状纹。腹部略呈圆锥形,缺腹管。尾片馒状光滑,尾板半圆形。翅2对,透明,前翅有斜脉4支,中脉不分叉,翅痣长大,呈镰刀形,伸至翅顶端;后翅有斜脉2支。性蚜:雌蚜体椭圆形,淡褐色。初产体长0.5-0.56 毫米,宽0.26-0.27毫米。雄蚜体长椭圆形,较雌蚜狭,色淡绿色,初产体长0.39-0.45毫米,宽0.17-0.21毫米。雌、雄蚜的口器皆退化。干母:体长椭圆形,黑褐色,初产体长0.26-0.38毫米,宽0.13-0.19毫米。

2、夏寄主植物:盐肤木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密被锈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园锥状花序,多分枝;雌花序较短,花绿白色;雄花,花萼裂片长卵形,花瓣倒卵状长圆形。果序直立,核果扁球形,成熟时红色。

青麸杨为落叶乔木,高5-8米。树皮粗糙,灰褐色,小枝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9片,园锥形花序顶生,花白色,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成熟时红色。

红麸杨为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园锥状花序顶生,密被细柔毛;花小,白色,花药紫色;花萼5裂,花瓣5,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成熟时暗紫红色,密被柔毛,种子小。

3、冬寄主植物:侧枝匐灯藓丛生,体短小;茎直立,基部多假根,先端簇生叶。叶片呈椭圆状舌形,具数条横波纹,先端圆纯。雌雄导株,孢子体多数丛出;孢蒴平展或下垂,卵状长椭圆形;蒴盖圆锥形。

二、五倍子形成的原因

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在盐肤木类植物上形成虫瘿的总称。当盐肤木类植物早春萌发幼芽时,干母在叶翅或复叶主轴上以刺吸式口器刺伤寄主的幼嫩细胞,并分泌含有大量酶的涎液浸入到形成层,刺激细胞分裂,增加其数量,向叶上表面突起,形成一个倍子雏型。干姆在虫瘿内成长后,开始胎生干雌世代,虫口逐渐增多,刺激也不断增加,倍子也逐渐增大。倍子初期发育较慢,到后期发育迅速。雏型倍子淡葱绿色,继续发育成深绿色,及至老熟时转变成红色、玫瑰色。

三、建立五倍子基地

1、根据五倍子形成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在五倍子生长条件适应的地方建立五倍子生产基地。选择下层杂草丛生有大量藓类植物的半阴山坡,河流两岸,上层能自然产结少量五倍子的地方,大量栽植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

2、保护冬寄主:藓类植物中很多是倍蚜的冬寄主,它们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来春迁蚜数量。因此,我们在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等五倍林的下面大量保护和培育藓类植物,为倍蚜创造越冬条件。

3、保留倍种:倍子是靠倍蚜在倍树上寄生繁殖形成的。因此,我们在采收时应注意留种,每株树上留1~2个大倍子作种用。倍子任其自然爆裂,倍蚜虫就会自然迁飞到藓类寄主植物上越冬,来年春天再飞回倍树上寄生繁殖,产结倍子。

四、五倍子的采收和加工

五倍子由青绿色逐渐变为葱绿色或葱白色,向阳的倍面呈鲜红色或微红色即可采收。成熟的倍子个大,单宁含量高,质量好,因此要适时采收。将采收的鲜倍要及时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出售。

Tags:高产栽 责任编辑:smil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4.削枝间伐:黄连栽后第一年只需.. [下一篇]2.培土上泥:当黄连苗成活后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smile smil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1744 个
性别:美女
smile@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她发送短消息 搜寻她在黄连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人工栽培的岩黄连均于4—5月份盛花期采收
· 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
· 当黄连木树液开始流动时选已经连续开花结实
· 黄连一般3月开花
· 4小结岩黄连在野生状态下靠种子自然繁殖
· 黄连与其他药配伍
· 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质地疏松、中性偏..
· 2.6.3病毒病渡夏岩黄连由于夏末秋初的高温干旱而..

最新文章

· 盐酸黄连素片剂:0.05克/片、0.1克/片
· 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
· 4小结岩黄连在野生状态下靠种子自然繁殖
· 黄连与其他药配伍
· 黄连木种子出苗时
· 2.6.3病毒病渡夏岩黄连由于夏末秋初的高温干旱而..
· 2.3栽植方式岩黄连栽培有半年栽培和一年以上栽培..
· 当黄连木树液开始流动时选已经连续开花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