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黄连栽培技术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别名王连、川连、鸡爪连,为毛莨科黄连、三角叶连,以根茎入药,叶、叶柄、须根亦可供药用,性寒,味苦。功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主治高热烦燥、胸满呕吐,泄泻痢疾、目赤、口疮、痛肿、急性肠胃炎等症,种植黄连既能满足中药市场需要,又能长期增加农民收入。 一、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黄连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20—30厘米。根茎粗短,黄色,向上多分枝,密生须根。叶全部基生,叶柄细长长于叶片,挺直有沟槽;叶片坚纸质,三全裂,中央裂片有细柄,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二深裂。云黄连喜高寒冷凉环境,喜阴湿,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干燥。野生多见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区,栽培时宜选海拔1400——1700米的地区。植株正常生长的范围为8—34摄氏度,低于8摄氏度或低于5摄氏度时植株处于休眠状态。黄连生长期较长,播种后6—7年才能形成商品,栽后3—4年根茎生长较快,第五年生长减慢,6—7年后生长衰退,根茎易腐烂。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云黄连对土壤要求较严,以上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砂壤土为好。土壤PH5.5—7为宜。忌连作。早晚有斜射光照的半阴半阳的缓坡地最为适宜,但坡度不宜超过30度。整地前进行熏土,方法是:选晴天将土表7—10厘米的腐殖土翻起,拣净树根、石块,待腐殖土晒干后,收集枯枝落叶和杂草进行熏土。此法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熏土后,耕翻15厘米,拣净树根等杂物,每亩施入农家肥4000千克左右作基肥,耙匀整平,作成宽1.5米、高30厘米的畦,畦沟宽50厘米。畦面略成弓形。 2、育苗 于10至11月份用经贮藏的种子播种,因种子细小,可将种子与20—30倍的细土拌匀后撒播于畦面,播后不盖土,盖0.5—1厘米的干细腐熟牛马粪。冬季干旱时,还需盖一层草保湿。到春化雪后,及时将覆盖物去除,经利于出苗。每亩用种量为2—3千克。 3、移栽 幼苗在播后第三年移栽。可在2—3月、6月或9—10月3个时期进行,尤以6月移栽最好。但低海拔地区宜在2—3月或9—10移栽。移栽宜在阴天或雨后晴天进行,取生长健壮、具4片以上真叶幼苗,连根挖起,剪去部分须根,留2—3厘米长,按株行距各10厘米,正方形栽植,深度视移栽季节和苗大小而定,春栽或苗小可栽浅些,秋栽或大苗可稍深些,一般为——5厘米,地面留3—4片大叶即可。 4、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播种后,翌春3—4月出苗,出苗前应及时除去覆盖物。当苗具1—2片真叶时,按株距1厘米左右间苗,6—7月可在畦面撤一层约1厘米厚的细腐殖土,以稳苗根。荫棚应在出苗前搭好,1畦1棚,棚高50—70厘米,郁闭度控制在80%左右,如采用林间育苗,必须于播前调整好郁闭度。 (2)补苗 黄连苗移栽后,常有死苗,一般6月栽的秋季补苗,秋植者于翌春解冻后补苗。 (3)中耕除草 育苗地杂草较多,每年至少除草3—5次,移栽后每年2—3次,如土壤板结,宜浅松表土。 (4)追肥、培土 育苗地在间苗后,每亩施稀粪水2000千克,8—9月再撒施干牛粪200千克,翌春化雪后,再施入以上肥种,但量可适当增加,移栽后2—3月,施1次稀粪水,9—10月和以后每年3—4月和9—10月,各施肥1次。春肥以速效肥为主,秋肥以农家肥为主,每次每亩施2000千克左右,施肥量逐年增加。施肥后应及时用细腐殖土培土。 (5)调节郁闭度 不管是荫棚还是林间,都应注意调节适宜光照条件,以利黄连正常发育,一般移栽当年郁闭度为70%—80%为宜,以后每年减少10%左右,至收获的那年,可于6月拆去全部棚盖物和间作树枝叶,以增加光照,抵制地上部生长,增加根茎产量。 5、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5月下旬始发,7—8月为害严重,主要为害叶部。防治方法;适当增加光照,并注意排水;发病初期,将病叶集中烧毁;用庆丰霉素80国际单位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施。 (2)炭疽病5月初始发,为害叶片,严重时致使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冬季注意清洁田园;用1:1:100—15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喷雾。 (3)白绢病6月始发,7—8月为害严重,为害全株。防治方法:拔除并烧毁病株,用石灰粉处理病穴,或用多菌灵800倍液淋灌。 (4)蛤蝓3—11月发生,咬食嫩叶,雨天为害严重。防治方法:用蔬菜毒饵诱杀;清晨撒石灰粉。 三、采收与加工 黄连一般在移栽后5年收获,宜在11月上旬至降雪前采挖。采收时,选晴天,挖起全株,抖去泥土,剪下须根和叶片,即得鲜根茎,俗称“毛团“。鲜根茎不用水洗,应直接干燥,干燥方法多采作炕干,注意火力不能过大,要勤翻动,干到易折断时,趁热放到槽笼里撞去泥巴沙、须根及残余叶柄,即得干燥根茎。须根、叶片经干燥去泥沙杂质后,亦可入药。残留叶柄及细渣筛净后可作兽药。 四、留种技术 云黄连移栽后2年就可开花结实,但以栽后3—4年生的植株所给种子质量为好,数量也多。一般于5月中旬,当果由绿变黄绿色,种子变为黄绿色时,应及时采收。采种宜选晴天或阴天无雨露时进行,将果穗从茎部摘下,盛入细密容器内,置室内或阴凉地方,经2—3天后,搓出种子。再用2倍于种子的腐殖细土或细沙与种子拌匀后层积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