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
2017-02-14   来源:阜阳农批网  作者:zzzmei   字体:【 】  浏览:218次   评论:0

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

猪苓,又名野猪食、猪屎苓、地乌桃等,为多孔菌科真菌,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以1200~1600米的地区生长较多。近几年,随着猪苓抗癌作用的发现,产区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猪苓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市场前景一路看好。这里,介绍一种林区半野生栽培猎苓的技术。

选地。猪苓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而蜜环菌是活性微生物,必须寄生或腐生在树木上。猪苓优质高产的关键是猪苓与蜜环菌和谐共生,因此,选地时必须考虑到猪苓赖以生存的植被条件。以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适宜栽种猪苓,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温度6~30℃、土壤湿度30%~50%、空气相对湿度65%~85%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猪苓。

栽植期。蜜环菌侵入猪苓菌核后,菌核表现为白、灰、黑3种颜色,俗称白苓、灰苓和黑苓,大体代表了猪苓生长当年、翌年、第3年的生育阶段。采挖野生猪苓作种苓,除冬季结冻期不能栽种外,其他时间都可以栽种。翻栽人工栽培的猪苓,以3~5月最适宜,此期头年新生长的白苓都变成灰苓,正适合作种。

下种量。猪苓菌核有大有小,栽植前可将大块菌核由离层或菌核的细腰处分开,分成100~150克的小块,每穴下种1~2块。

栽种方法。在灌木树丛旁边挖深10厘米左右、长30厘米的小坑,能见到有较粗的树根及交错生长的毛细树根。在坑底先铺一层半腐烂的潮湿树叶和树枝,平放入一根菌材,猪苓菌核夹在树根与菌材之间,然后再盖一层树叶,覆土填平穴,穴顶再盖一层较厚树叶。

林间管理。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不需要特殊管理,一般自然条件下猪苓便可旺盛生长,获得较高产量,但夏季猪苓生长旺季如遇干旱,水源充足、浇灌方便时,可引水浇灌。半野生栽培猪苓的管理关键,是每年春季在栽培穴顶加盖一层树叶,可大大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防旱保水。同时腐烂后的树叶又可补充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猪苓产量。

( 来源:湖南科技报 作者:廖伟坤 )

Tags:林区半 责任编辑:zzzm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管理栽好猪苓后 [下一篇]三、培育猪苓于4~6月或8~10月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zzzmei zzzmei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1 个
性别:保密
lanw@wangzi.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猪苓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再把猪苓生长素均匀撒在树叶上
· 一窝菌床栽两窝猪苓
· 猪苓是一种多年生的菌类药材
· 猪苓是多年生真菌
· 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
· 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适宜栽种猪苓
· 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
· 并尽快与猪苓密切接触

最新文章

· 并尽快与猪苓密切接触
· 猪苓是多年生真菌
· 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
· ④栽后管理:猪苓栽培不用施肥
· 一窝菌床栽两窝猪苓
· 林间管理: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
· 采挖野生猪苓作种苓
· ③培养菌材和菌床:用于栽培猪苓的树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