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猪苓缺口大 栽培有技巧
2017-02-16   来源:巴中农批网  作者:mmrens   字体:【 】  浏览:139次   评论:0

猪苓缺口大 栽培有技巧

1.选地与整地。在原始阔叶林、混交林或次生林栽培,如桦、橡、槭、柞、柳等林下,不要栽在针叶林内。选择海拔1000~2000米、地形选择荫坡或半荫坡半阳坡地为好,坡度在15~45度,土壤选择20厘米以上腐殖质土层为佳,微酸性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盐碱地和草炭地不宜栽培。选地后顺坡挖窝(亦称窖)长度70厘米,宽度60厘米,窝深18~20厘米,窝距50厘米。

2.材料(以每平方米计)。猪苓菌种3瓶,蜜环菌种3瓶及一定量的菌材木棒(直径5~10厘米、长50厘米),猪苓生长素,阔叶树叶,树叶和腐殖土的混合物。

3.窝底铺树叶。铺树叶厚度为2~3厘米,将蜜环菌掰成1~2厘米的小块均匀撒在树叶上,再把猪苓生长素均匀撒在树叶上,把菌材(木棒)摆在撒好蜜环菌的树叶上,菌材间距3~5厘米左右,用混合物将菌材间距填平,将猪苓菌掰成2厘米左右的块状,均匀摆放菌材两侧和端头上,然后再盖3厘米左右的树叶,树叶上盖10厘米左右腐殖土,然后窝顶再盖树叶。

菌种栽培 猪苓的关键在于猪苓菌种的质量。优质猪苓菌种菌丝粗壮,表面有网状菌根,菌丝萌发力强,成功率高,地温15℃以上点播5天菌丝定植,20~30天菌丝向土中延伸呈根网状,60天开始在树叶及土层中形成白色球星幼苓。

4.温度。猪苓在10厘米深处平均地温到9.5℃即可萌发,在18~22℃生长最快,超过28℃生长缓慢,低于9℃、超过30℃停止生长。

5.采收及加工。用纯猪苓菌种播种的成熟期约3年左右,(老方法栽培的为5~6年),当猪苓色黑质硬(称老核)时,可于春季4~5月或秋季7~9月采收。

将收获的猪苓菌核去掉杂质,刷洗干净、晒干,即为商品药材。装入麻袋或竹筐,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待售。猪苓外皮呈乌黑光泽、体重、坚实,断面洁白或黄色者为优级品。(丁立威)

( 来源:农村新报 )

Tags: 责任编辑:mmrens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由于野生猪苓已采挖殆尽 [下一篇]将采挖出的猪苓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mrens mmrens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44 个
性别:保密
admin@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猪苓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再把猪苓生长素均匀撒在树叶上
· 一窝菌床栽两窝猪苓
· 猪苓是一种多年生的菌类药材
· 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
· 猪苓是多年生真菌
· 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适宜栽种猪苓
· 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
· (4)温度猪苓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

最新文章

· 并尽快与猪苓密切接触
· 猪苓是多年生真菌
· 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
· ④栽后管理:猪苓栽培不用施肥
· 一窝菌床栽两窝猪苓
· 林间管理: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
· 采挖野生猪苓作种苓
· ③培养菌材和菌床:用于栽培猪苓的树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