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高效益栽培技巧
一、大果枇杷的市场前景 枇杷属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喜暖和湿润气候。枇杷秋冬开花,春末夏初果实成熟,其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是水果淡季之珍品。目前,仅有中国和日本能为国际市场供给产品。据统计,我国枇杷栽培和产量占世界的下采收。 六、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1癌肿病别号芽枯病,3—4月发生。在新梢新芽上产生黑色溃疡,呈芽枯症状,常使侧芽簇生,叶上病斑黑色有显然黄晕。被害果,果面溃疡粗糙,果梗外表纵裂。枝干被害初为黄褐色不规矩雀斑,外表粗糙,后生环纹状隆起开裂线,浮现黑褐色木质部,呈癌肿状,引起枝干涸死。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树干病部越冬。防治:⑴加强果园管理,留意肥水,加强果树抗病力,对病枝及时剪除,病叶、病果及时用火烧掉,消除病源。⑵发病初期(3月初)喷800倍大生M—45或多霉清1200—1500倍液1—2次。 1。2其它病害叶斑病:损害叶片,病斑呈多角形,赤褐色,外有黄晕,后期长黑霉呈点状,以菌丝块及分生孢子越冬,暖和地区,周年发病。灰斑病:损害叶片,病班圆形或愈合后不规矩形,赤褐色,扩展后中央为灰黄色,外缘呈灰棕色,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点,有时呈轮纹排列,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污叶病:以叶片反面发生较多,初为污褐圆斑或不规矩,后长出煤烟状霉,可布满全叶,以分生孢子及菌丝在病叶越冬。赤锈病:损害叶片,产生橙黄色至黄褐色锈斑,紫斑病:只影响外观,几乎不影响肉质,在枇杷果实成熟后期突然涌现症状,与阳光照耀有关,最有效的防治办法是果实套袋。以上几种病的防治:⑴消除落叶,联结修剪,除去病枝病叶,做好排水工作,加强管理,加强树势。⑵在新梢叶片长出后喷1:1:160的波尔多液保护或发病初期喷1200—1500倍多霉清等。 2虫害防治 2。1黄毛虫幼虫啮食枇杷的嫩芽嫩叶,发生多时叶子几乎被食光,幼树受害时丧失更严重,以蛹在茧中附于树皮裂痕凹陷处或老叶背面越冬,5月成虫涌现,产卵于叶背上,第一代6—7月损害叶片,第二代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发生,第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生,与枇杷嫩叶长出期相合乎,以1—2龄幼虫群集新嫩梢损害。幼虫褐色,后呈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0厘米左右。防治办法:关键在幼果期,可用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或2。5%溴菊脂3000倍液,2。5%灭幼尿3号悬浮剂1500—2000倍,冬季清园时消除越冬茧,联结人工捕杀1—2龄幼虫。 2。2舟蛾别号舟形毛虫,是损害枇杷叶片的主关键虫,专食老熟叶片,开端啃食叶肉,剩下表皮和仅剩主脉。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邻近的土中越冬,7月羽化,在黄昏活动。产卵于叶背,10余粒排成一块,8月下旬孵化,1—2龄虫群集损害,头向外整齐排列在一张或数张叶背上损害,被害叶成纱网状,一树上发生的虫口极多,早晚取食,很快将整株树的叶吃尽,幼虫受惊时有吐丝下垂,假死景象。9—10月老熟幼虫入土越冬,幼虫初为黄色,后为紫褐色。防治办法:冬季中耕,挖除树干周围土中的蛹茧,8月下旬集中捕杀低龄幼虫。如果幼虫已散开取食,可选20%杀灭菊酯3000倍溶液或灭扫利3000倍溶液。 2。3桑天年主要损害枇杷树干,幼虫先沿树皮啮食,然落伍入木质部损害,引起枝条枯死。可用40%敌敌畏等50倍溶液蘸入棉花后塞入蛀孔内,再用黄泥封堵洞口。 2。4刺蛾俗称火辣子、八角丁。品种多,损害枇杷的主要有扁刺蛾、黄刺蛾等。每年1—2代,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第一代,9月初至10月底为第二代,可用20%杀灭菊脂3000倍液在防治其余害虫时一并防治。 2。5其它害虫如食心虫、蚜虫、叶螨、袋蛾等,可在防治主关键虫时兼治。可选用灭扫利、螨克、克螨特等药剂防治。 附:大果枇杷同年管理工作历 1月:保花保果(喷20mg/九二O、0。2%磷酸二氢钾、0。1%绿芬1号),树盘覆草防冻。 2月:幼果第一次膨大解决(用100mg/L吡效隆浸果),防治叶斑病(喷800倍80%大生M—45或800倍50%丰米)。施春梢及壮果肥,幼树定植。 3月:疏果(每果穗留果2—3个,每667㎡产量节制在1000kg以内),果实第二次膨大解决(方法同第一次),套代(套袋前喷1次广杀虫剂杀菌剂的混杂液),幼苗定植,幼树整形,成年树春季修剪,灌水抗旱。 4月:防治黄毛虫、蚜虫、芽枯病、叶面施肥以提高果实品格。 5月:去袋(上旬)、果实采收、销售、下旬施夏肥及成年树季修剪。 6月:防治螨类、蚜虫、叶斑病、灰班病等。 7月:促花(拉枝、控水、于7月中旬喷500倍15%多效唑),幼树整形。 8月:促花(上旬喷500倍15%多效唑1次),防治螨类、保护叶片,灌水抗旱。 9月:施秋肥,幼苗定植。 10月:疏花(每花序疏去1/2),幼苗定植。 11月:第1次保花(15—20mg/L九二或0。1%绿芬威1号)。 12月:保花促果(同上),防冻(树盘盖草或黑膜等),冻害严重的地区可用地膜包裹树冠可减轻冻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