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环水的广州留园7号环境十分优雅怡然:楼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微风乍起,竹影婆娑;楼前,是一片经过花工精心打理的草地,就像平铺的一张柔软的绿色毛毯;院落里的亭台楼阁,也错落有致、风采各异。 
许世友进驻留园7号后,背着手绕楼转了几圈,然后把所有工作人员叫到一起:“楼后的竹林圈起来养鸡,水里面养鱼,草坪开出来种菜,楼顶上搭棚养鸽子,就这么定了,你们抓紧行动。”工作人员怎么也不敢相信,要把这么优雅的环境毁掉,去种菜养鸡,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个个站在原地发呆。 军令如山! 1974年2月,趁许世友到海南视察之时,所有工作人员加上军区警卫营的一个警卫班,木耙、铁锹、镐头齐上阵,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他们狠狠心拔去那些美丽的花草,一个星期时间便把那块美丽的草地翻了个底朝天,又到嘉禾农场拉来一车猪粪覆盖一层,再翻一遍土。很快,原来的一片花红草绿,很快就变成了三分良田。 工作人员又骑自行车到菜农那里,找来小白菜、菜心、辣椒、茄子等菜苗及时种上去。路两边的地也开垦出来,准备种地瓜、玉米、高粱、黄豆等。20多天后,许世友从海南回到留园7号时,那些栽种的菜心、小白菜在精心呵护下已经返青,青翠欲滴,泛着油光。许世友见罢心情好到了极点,笑得合不拢嘴,他围着菜地转来转去,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一个字:“好!好!好!” “种菜不施肥,等于瞎胡混。”冷不丁,许世友冒出一句话来,“施肥最好还是农家肥。”于是,在广州东山区的闹市街头,就出现了这样离奇一景:五六个军人推着一辆拉粪车,大街小巷四处转悠,寻找公共厕所掏粪。老百姓见了都好生奇怪:别的掏粪车由市内往市外拉,而这几个军人却把粪车拉进了百姓心目中非常神秘也非常神圣的军管别墅小区。这种场景每星期都会上演一次,吊足了百姓的胃口。 因为许世友“治菜”严格,他的菜地里一根杂草也找不到,因为养分充足,灌溉及时,很快就迎来了累累硕果。那些菜苗开始生长较为缓慢,但成熟季节一到,就像疯了一样猛长,自给自足已绰绰有余,剩下的就大筐大筐地送人,军区首长、警卫连都享受到了这些劳动果实。“看看,摆弄蔬菜就是比摆弄花草实惠得多,什么屁高雅,高雅能当饭吃吗?”抚弄着满地的菜苗,许世友振振有词。 
许世友不仅种菜有招,并且养鸡有术,他在南京时养鸡就很出名。据说他家里养的一群良种鸡,下的蛋7个就有1斤。来到广州后,许世友早就盯上了留园别墅后面的那片竹林,命人围好后,他就从南京把那100只良种鸡运来,圈在竹林里放养。因为这些鸡他都侍弄过,所以哪只快生蛋了、哪只身体不适,他指指点点如数家珍。他还亲自示范教工作人员把吃剩的骨头和鱼刺敲碎,拌在饲料里喂鸡,每天至少给鸡喂一次青菜。果不其然。他养的那些鸡只只精神焕发,生的蛋也特别大。 秘书孙洪宪回忆说:“有一只蛋居然3两多,打开里面有3个蛋黄。”这件事后来越传越神。慕名前来参观许世友养鸡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联系买鸡蛋。对于来买鸡蛋的,许世友制定了土政策:“一定要问清楚,如果买鸡蛋用来吃,多少钱也不卖,如果是用来孵小鸡的,无偿奉送。”许世友喜欢养鸡,也支持机关干部养鸡。 如此自力更生、“垦荒”造田之后,一大家子人还真正做到了丰衣足食,为国家节约了不少开支,在那个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困难时代,他们的生活标准一直保持得不错。回首许世友在留园种菜、养鸡的经历,孙洪宪深情地说:“将军出生农家,知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种菜、养鸡说明他老人家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曾有一些外国媒体报道他种菜、养鸡之事,称赞他是‘将军农民’,这是对他的高度褒奖!” [专题文章导读] 陈赓三次求爱纸条被贴上墙,依然把美女娶回家! 中国十大元帅的本名和含义都是什么? 8341部队代号之谜:8341部队今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