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发力,在全面推进精准脱贫战役中,甘泉县结合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劳山鸡业公司以及群众有养鸡经验的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电子商务”的精准扶贫模式,让1640户贫困户年内实现精准脱贫。 甘泉台记者 苗茵: 我现在是在甘泉县劳山乡加彩义的家中,今天是劳山鸡业上门回收土鸡蛋的日子,今天他们家有150个鸡蛋可以出售,按照每个1.5元,他们将有225元的收入。 
甘泉县劳山乡卢庄村村民加彩义今年55岁,夫妻俩常年患病,家中劳动力不足,正当他们为生计发愁的时候,2015年县政府和劳山鸡业为她家修建了鸡棚,免费送来了50只鸡。 甘泉县劳山乡卢庄村村民 加彩义: 鸡蛋是一块半一个,乡政府补五毛,鸡业公司拿一块,鸡棚这些都是人家赠给的,一年下来收入个五六千元。 像加彩义一样的贫困户在甘泉县还有1640户,在全面实现精准脱贫的战役中,甘泉县通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劳山鸡业公司实施精准扶贫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电子商务”的精准扶贫模式,由政府出资,通过劳山鸡业公司将鸡苗集中孵化至60日龄,然后免费发放给贫困户。 
延安劳山鸡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常东平: 我们劳山鸡业公司(去年)一共发放了是82000只鸡,现在目前的鸡已经基本全部开产,我们现在一天大概能收20000枚左右的鸡蛋,通过现在这种扶贫覆盖了全县贫困户百分之五十四。 劳山乡是甘泉县养鸡大乡,全乡现有养鸡户128户,养鸡6400只,在原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针对58户土鸡养殖贫困户,劳山乡实行土鸡标准化养殖模式。 
甘泉县劳山乡乡长 李先锋: 在土鸡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规范我们的圈舍建设,按照四米乘三米的标准要求,对50只蛋鸡的圈舍进行标准化建设,在饲养管理上,我们专门成立了机构,负责巡回各村进行检查指导,在防疫反面,我们专门由畜牧站的防疫人员进行检查,长期负责,一包到底,确保我们土鸡蛋的品质。 甘泉县石门镇也紧抓政策机遇,通过互助合作模式吸纳贫困户参与乌鸡养殖,实现农户脱贫。 甘泉县石门镇人大主席 谢岩峰: 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晋塔这个品牌效应实现农户增收,主要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周边村的农户纳入进来,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合作社+农民+电商”的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特色养殖助推精准脱贫的路子。 
据了解,甘泉县三镇两乡一个街道办都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和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采取传统的散养方法,生产的土鸡蛋全部由劳山鸡业公司按市场价回收,然后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形成长期稳定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延安劳山鸡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常东平: 我们劳山鸡业公司专门成立劳山土鸡蛋运营团队,建立了农产品追溯系统,并专门注册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十分看好。 
按传统散养模式,每批鸡饲养周期可达2年,每户50只,每只鸡年产蛋120枚左右,年可产土鸡蛋6000枚,公司按每枚鸡蛋1.5元回收,户均增收9000多元,除过饲养成本,每户净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同时,甘泉县政府按企业收购数量,通过各乡镇、合作社、农业局、扶贫办和企业五笔会签确认,按每枚鸡蛋0.5元补给企业,企业按每枚2元品牌化包装销售,年可实现利润200万元左右。县政府通过广告支持企业销售运作,形成劳山土鸡蛋强势品牌,促进企业发展。 延安劳山鸡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常东平: 我们计划今年到明年带动2000户农民实施劳山土鸡蛋精准扶贫工程,通过公司品牌化运作,把这个劳山土鸡蛋作为一个产业去发展,把这一项精准扶贫工作长期发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