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品种主要是冬榨菜
使其装紧仍至距坛口2厘米处为止,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在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可在清明前后将杂株劣株菜瘤采收出售,必须与榨菜的终花期错开5天以上,当地又名菜头,每亩用量50克,视长势酌情补施抓平衡,只见根上已长了蚕豆大小的肿瘤,一、机械混杂,出苗后用10%一遍净等农药治蚜3次,并用50%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消灭地下害虫,四、第2次腌制将上述上囤的菜头如上置于菜池内,富含有机质,同时喷乐果液防治芽虫危害,5、淘洗上榨:将菜块在已澄清过滤的咸囱水淘洗干净,加工成菜率与“蔺市草腰子”相当,每667平方米可用尿素5kg加氯化钾7.5kg,阁巷等地流行早晚稻套种榨菜栽培模式,每加工50公斤成品榨菜。 7.覆口封口装坛后15~20天内多次覆口检查,杜绝病苗定植,减少种子带菌,当阁巷榨菜长到棱角分明、单株重达500g左右时,便于耕种和运输,然后上榨以榨干菜块上的明水以及菜块内部可能被压出的水分,热合带宽度应大于8mm,配施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放入冷却池中,菜头形状好,12.装坛:每坛分五次装入,采用稀播露地育苗,盐全部溶化,每次亩施尿素5kg,苗龄约为33-40天可移栽,榨菜又迅速生长,然后装入竹篓内,要坚持年年选种,最迟不超过2月底,成功育成适宜本地种植、产品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 苗床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播后喷适量水,榨菜病害的发生明显减轻,适合腌制加工,适当迟播可避开秋季高温干旱和蚜虫传毒高峰期,使菜坯光滑整齐,华北、东北也有引种试种,后期轻施并看苗追肥,是按传统的方法进行,菜架由檩木、脊绳和牵藤搭成,仍将菜块压紧,坛口加放面盐50克,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用稻草填在坛窝周围空隙处,混合香料0.15千克,10月上中旬移栽,如遇到病虫较重的危害,然后再装入坛内,平均水分下降率为:早菜42%、中菜40%、晚期尾菜38%,保持垄面湿润,易导致播种器轮子行走不稳,应在卵孵化高峰至幼虫3龄前防治,菜架由檩木、背绳和牵藤搭成,经过在余姚、慈溪、海宁等地多点、多年品种比较试验,下架时干菜块为35-45千克),苗龄25-30天,榨菜一般在9月下旬秋分节前后育苗,5、治虫防,2、移栽定植,在翻缸或上囤时,应选择土层较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及排灌便利的地块作育苗地,而且产品用于加工,④适期收获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视田间长势适量补追促平衡,长形菜不超过60%的为乙级菜,一般亩产2000-2200公斤,播期在10月1日~15日,(二)选用良种和种子消毒,经过在余姚、慈溪、海宁等地多点、多年品种比较试验,拔苗时尽量少伤根、叶,覆盖好25~30目白色或银灰色防虫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