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大棚草莓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2015-07-29   来源:金华农批网  作者:ganfei   字体:【 】  浏览:130次   评论:0
大棚草莓线虫为根结线虫,不但危害草莓,还危害花生、大豆、芋头、胡萝卜、蕃茄等多种作物。 

一、大棚草莓线虫病的识别  草莓成熟前,植株明显生长不良,表象为缺水,缺肥,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并提前脱落,叶缘焦枯,开花迟,果实生长慢。果实进入成熟期,病株表现出严重干旱似的萎蔫,重者慢慢干枯死亡,轻者病株虽能结果但果实个头小,成熟晚。整个根系形成乱发似的须根团,根系沾满土粒与沙粒,晚期在根上形成褐色凸起的较大虫瘿。

二、发生规律  线虫共分5个龄期,主要以卵囊虫的卵和卵内的幼虫越冬。当大棚内平均地温达到11.3℃时开始孵化,刚孵化的幼虫为仔虫期幼虫,在卵壳内脱第一次皮后脱壳而出,发育成侵染性幼虫。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越冬幼虫与刚孵化的幼虫在土壤中开始活动,当平均地温达到12℃时,侵染期幼虫就能从根端侵入。破坏中柱细胞的正常生长,引起薄壁细胞的畸形发育,形成凸起的瘤状虫瘿。线虫在虫瘿内吸食草莓汁液,发育生长,直到第五次脱皮后变成成虫。成虫交配后,雌虫定居原处继续危害,雄虫离开虫瘿到土壤中,钻入其他虫瘿与雌虫交配。雌虫产卵后死亡,卵在土壤中孵化成侵染性幼虫,进行再侵染。扣棚期间可完成1-2代,全生长期可完成3代。

三、发病特性  根结线虫在通气良好、质地疏松的沙壤土中发生重,尤其是肥力低的砂质岭薄地发生重,低洼、返碱地和黏性土壤发病轻或不发病。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以下或90%以上都不利于根结线虫的侵入。幼虫侵入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70%。连作地发生重,轮作地发病轻,水旱轮作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坐地繁殖或用带虫瘿的病株繁殖草莓苗,易传播病害。土温12-19℃时,幼虫10天才能侵入,20-26℃时,4-5天就能大量侵入,高于26℃不利于侵入。

四、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选择抗线虫病的品种,早熟品种以丰香、晚熟品种以全明星为好;同一地块隔年种植草莓或连作3年后隔3-4年再种草莓,期间种植线虫不危害的作物;在生产过程或收获后,拔除病根、病株,并集中烧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促使草莓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育苗时选无病地和不带线虫病的苗育苗。移栽时挖大坨,以使苗健壮;夏季密封大棚,地面用黑地膜覆盖,进行高温杀菌;药剂防治可用40%甲基异硫磷乳剂,按有效成分计,病地每苗施300-400克,特重地亩施500克;10灭线磷亩施1公斤,3%呋喃丹颗粒剂病地亩施5公斤,1.8%阿维菌素乳油亩施1公斤。
 
 
 
Tags: 责任编辑:gan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棚草莓线虫病的防治 [下一篇]红蜘蛛对草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ganfei ganfei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5 个
性别:保密
ganfei@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草莓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叶面喷施硼肥、铁肥:草莓花期或幼果期叶面喷施0..
· 树莓养护管理 树莓怎样日常管理
· 当草莓植株表现缺铁症状时
· 眼下正值草莓开花、结果关键时期
· 在草莓开花结果期间要注意增施磷钾肥
· 导致草莓根际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
· 喷叶面肥在草莓初花期喷施碧护0.136%赤·芸薹·..
· 使草莓养分缺乏而减产

最新文章

· 在草莓开花结果期间要注意增施磷钾肥
· 使草莓养分缺乏而减产
· 此阶段要视草莓长势
· 导致草莓根际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
· 眼下正值草莓开花、结果关键时期
· 易被草莓吸收的养分逐年减少
· 当草莓植株表现缺铁症状时
· 1.2导致草莓养分平衡失调温室草莓连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