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技、找专家、问病害,关注“农百通”头条号,学习种养殖技术,专家在线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经营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柑桔
柑桔黄龙病柑橘黄龙病(huang long bing,HLB)在亚洲称为黄梢病,非洲称为青果病。由一种寄生于韧皮部筛管和薄壁细胞组织中的韧皮部杆菌(G -)引起的国际检疫性细菌病害,发病幼树在1~2 年死亡,老龄树3~5 年后枯死或丧失结果能力,可成片毁灭果园。 柑桔黄龙病的诊断及防控: 
目前柑桔黄龙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田间症状诊断、碘液快速诊断、嫁接诊断、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 技术检测等。 柑桔黄龙病症状:黄梢;叶黄化、斑驳;红鼻果等等

黄梢: 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 条或多条黄梢 
叶黄化、斑驳: 病梢叶片均匀黄化或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状,叶质硬化无光泽,狭长。 
红鼻果: 果实果蒂呈橙红色,其余呈青绿色,称 “ 红鼻果 ” 发病规律:耐热,28~32 ℃ 表症明显。 病菌可通过嫁接、柑桔木虱传播,但不能通过汁液磨擦和土壤、流水传染。病菌在柑桔木虱成虫体内的循回期3天~27天 。柑桔木虱传病潜育期一般为2~8个月。成虫在柑桔苗上取食5h 以上即可传病,但不经卵传播。寄主为柑桔属、枳属和金柑属的宽皮桔类、橙类、柚类、枸橼类、金柑类和枳类等。其中宽皮桔类、橙类最感病,柚类次之,枳类最抗病,感染后多不表现病状,尚未发现免疫品种。芸香科的酒饼簕、九里香和 乌柑子(台湾) 也是黄龙病菌的寄主。木苹果和黄皮为暂时性寄主。 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病苖木和接穗的调运,园内近距离则由木虱辗转传播。 综合防治控:(1 )严格实行检疫,保护新区。 (2)建立无病苖圃,培育无病苖木。从无病树上采种, 50 ~ 52℃ 热水预浸5 5 分钟, 55~56℃热水浸 50 分钟,取出凉干播种。从无病良种母树上采接穗,用 1000ppm 的盐酸四环素浸泡2 2 小时后,清水洗净。或先将接穗侵入 44℃ 温水中预处理5 5 分钟,然后用 47℃ 热水浸泡88 ~ 10分钟,取出用湿布包好,间隔 24 小时后再重复处理三次。苖木用 49℃ 湿热蒸气处理 50分钟。茎尖脱除病原。 (3)挖除病株、病区改造、防治木虱。病株率小于10% 的,发现病株立即挖除,病株率大于20%的,发现病株可先剪除病枝,到采果后再全株挖除。春芽和夏芽期(2~5月) 可选用吡虫啉、啶虫咪、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氟虫睛、扑虱灵等喷雾防治柑橘木虱。 (4)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腐熟有机肥,适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5)砍除中间寄主,如桔园周围的酒饼簕、九里香和乌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