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药用植物龙眼、荔枝鬼帚病
2017-04-25   来源:葫芦岛农批网  作者:自由人   字体:【 】  浏览:72次   评论:0

药用植物龙眼、荔枝鬼帚病

龙眼学名Dimocarpuslongans10ur.异名EuphorialongansSteud.药名桂圆、圆肉。药用其果肉(假种皮)、种子(龙眼核)及根、叶。具利湿、通络、清热解毒、解表利湿之功效。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症状龙眼鬼帚病又称丛枝病、麻疯病。病梢幼叶浅绿狭小,叶缘卷缩不能展开,致整片叶子呈线状。成长叶片凹凸不平呈波状,叶脉黄绿色呈明脉状,脉间现不规则形黄绿色大小不等的斑纹,叶缘向叶背卷缩,叶尖下弯,小叶柄扁化略变宽。病情严重的,叶片呈深褐色畸变,致病梢上畸形叶干枯脱落或成秃枝状。新梢丛生、整个枝梢呈扫帚状。花穗染病,节间短缩或丛生成簇状,花畸变且多密集,致病花早落不结实,偶有结实者,果小,果肉无味,不能食用。干枯的病穗不易脱落,多悬挂在枝梢上。

病原Longanwitchesbroomvirus称龙眼鬼帚病毒。病毒粒体线状,大小12×1000(nm),只在寄主筛管内存活,少数单独存在,多为许多粒体聚在一起。该病毒除侵染龙眼外,还可侵染荔枝。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通过嫁接传毒,用2年生砧木嫁接病枝,经7―8个月即发病。种子也可带病。靠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自然传毒媒介主要是荔枝蝽象若虫(Tessaratomapapil10saDrury)和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sinicaYangetLi.)。生产上幼龄树、高压苗较成年树及实生苗发病重。红核仔、牛仔、大粒、油潭木、赤壳、福眼、蕉眼等品种都感病,信代本、东壁龙眼等则较抗病。

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防止带病苗木外运,以减少发病。(2)从优良母树上采种或选取接穗,不能用病树上接穗或高压苗木。(3)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4)及时防治荔枝蝽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虫。(5)发病轻的树可及早剪除病枝、病穗,这对减轻病势和延长结果年限有一定的作用。

Tags:龙眼 责任编辑:自由人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 [下一篇]注:早熟品种荔枝施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自由人 自由人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lanmao@meme.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荔枝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在开花前15天喷一次细胞分裂素如荔枝保果素
· 在荔枝生产中常用25%水剂500倍液防治蒂蛀虫、尖..
· 危害荔枝花穗的主要病虫害有荔枝蝽象、荔枝瘿螨..
· 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蟓、尺蠖、蚜虫、吊丝虫、蒂蛀..
· 荔枝树干起疙瘩是什么回事
· 常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瘿螨及蚧类
· 应重点抓好荔枝幼果期的病虫害防治
·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最新文章

·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 在荔枝生产中常用25%水剂500倍液防治蒂蛀虫、尖..
· 常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瘿螨及蚧类
· 荔枝金龟子病的防治方法
· 荔枝瘿螨等
·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取得突破
· 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蟓、尺蠖、蚜虫、吊丝虫、蒂蛀..
· 荔枝吸果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