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龙眼、荔枝鬼帚病
2015-07-29   来源:佳木斯农批网  作者:电波妹   字体:【 】  浏览:92次   评论:0
症状:嫩枝、叶片及花穗均能受害,并表现明显症状。 龙眼树得病后,新梢丛生,节间缩短。嫩梢受害,幼叶狭小,淡绿色,叶缘向内卷曲;严重时全叶呈线状,烟褐色。受害成年叶,叶面凹凸不平,叶缘常向叶背卷曲;叶脉淡黄色,呈脉明现象;脉间叶肉呈现不定形黄绿色斑驳;小叶柄稍变宽,呈现扁化。病梢上的各种畸形叶会干枯脱落,形成帚状秃枝,俗称“鬼帚”。病花穗节间粗短,丛生成簇状;花朵畸形膨大,花量大,不正常密集着生在一起,俗称“虎穗”“鬼穗”。病穗干枯后不易断落,常悬挂于树梢上。病花器不发育或发育不全,花早落,不结实或果小而少。 荔枝树得病后,通常枝梢顶部幼叶不伸展,卷曲似月牙状,叶尖内卷成小圆圈;有的嫩叶呈细条状扭曲,随后定形;叶缘外卷,有些叶缘产生缺刻;叶脉隆起,叶肉呈现黄绿相间的不定形斑驳。病枝梢节间缩短,有些不定芽陆续长成枝梢,呈扫帚状。秋后叶片脱落呈秃枝。花穗受害,花梗及小穗不能伸长而密集在一起,呈簇生状。病花器不发育或发育不全,花早落,不结实或果小而少。 

病原:病原物为龙眼鬼帚病毒(Longan witches broom virus)。 

发病规律:此病可随种子、接穗和苗木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田间则靠荔枝蝽的成虫、若虫和龙眼角颊木虱短距离传播。荔枝蝽1―2龄若虫不能传毒,而3―4龄若虫和成虫传毒率高。龙眼角颊木虱越冬代和第一代是主要传病时期,因此春梢的病叶和病梢较多。幼龄树比成年树感病,高压苗比实生苗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 (1)实行检疫:严禁将病区的苗木、接穗和种子等繁殖材料调入无病区。新区和新建果园一旦发现病株,要立即砍除烧毁。 (2)培育无病苗木:接穗应从无病区或无病果园中选择健壮、优质的母本树剪取。严禁从病树或病果园采接穗或圈枝育苗。 (3)加强栽培管理:在龙眼、荔枝生长期间,施足有机肥,以促使树体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4)防治介体害虫:及时防治荔枝蝽和角颊木虱的低龄若虫。对角颊木虱要重点防治越冬代和第一代,在卵盛孵期及时喷药治虫。使用农药和施药方法参照害虫部分。 
 
Tags:龙眼 责任编辑:电波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龙眼、荔枝生长调节剂药害 [下一篇]荔枝镰刀菌果腐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电波妹 电波妹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74 个
性别:保密
dian@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荔枝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在开花前15天喷一次细胞分裂素如荔枝保果素
· 在荔枝生产中常用25%水剂500倍液防治蒂蛀虫、尖..
· 危害荔枝花穗的主要病虫害有荔枝蝽象、荔枝瘿螨..
· 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蟓、尺蠖、蚜虫、吊丝虫、蒂蛀..
· 常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瘿螨及蚧类
· 荔枝树干起疙瘩是什么回事
·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 应重点抓好荔枝幼果期的病虫害防治

最新文章

·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 在荔枝生产中常用25%水剂500倍液防治蒂蛀虫、尖..
· 常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瘿螨及蚧类
· 荔枝金龟子病的防治方法
· 荔枝瘿螨等
·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取得突破
· 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蟓、尺蠖、蚜虫、吊丝虫、蒂蛀..
· 荔枝吸果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