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荔枝挂果期蒂蛀虫防治
2015-07-29   来源:厦门农批网 四川农经网 作者:萌萌女   字体:【 】  浏览:76次   评论:0
蒂蛀虫在荔枝上周年为害,不挂果时主要为害嫩梢、幼叶和花穗,钻蛀嫩茎近顶端和幼叶中脉。被害叶片日后表现中脉变褐色,表皮破裂;花穗或梢轴受害时顶端枯死,但常不易察觉。抽花挂果期是该虫数量陡升、为害严重时候。幼果膨大期蛀食果核,导致落果。果实发育至着色后,主要在果蒂的种柄取食,遗留虫粪于蒂内,不仅影响果实发育,出现采前落果,更严重的是影响品质,造成收益大幅度下降。因此,挂果期防治蒂蛀虫是保证丰产丰收,获得效益的关键。

蒂蛀虫在广东地区每年发生10―12代,挂果期是蒂蛀虫生长发育条件最适合、发生数量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时期。卵期2―2.5天,幼虫期7―8天,蛹期7―9天,产卵前期约4天,一个世代约20余天。成虫是细小蛾子,飞翔力不强,白天多静伏在树冠内枝干上,受惊扰则作短暂飞舞后再停息在原树,很少远飞。一般在早晨交尾,晚上产卵,卵粒单个散产在荔枝果实龟裂片缝间,着卵较多在幼果中下部果皮或近成熟和成熟果实的果蒂上,幼虫孵化后多从卵壳底面直接蛀入寄主。当幼果种核腔内为液状物(即第二次生理落果之前)时,幼虫不会蛀食种核;而果实膨大期种腔内形成白色固态物时会蛀食核内子叶,果实内种核坚硬(接近成熟后)则取食种柄(即蛀蒂)。成熟幼虫脱离果实后就在果穗、叶片、地面杂草或落叶上吐丝化蛹。根据以上特性,荔枝挂果期防治蒂蛀虫应采取如下措施:

1、在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后期开始进行发生期预测预报。主要通过查蛹,掌握各代成虫羽化达40%―80%时喷药,主要杀灭成虫和初孵幼虫;在采果前40天左右时检查果实上的着卵量,当着卵量达1%时要喷药防治;此外,采果前20天和10天各喷药一次。

2、在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之前和采果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喷药,主要通过整改放梢、控冬梢、短截花穗等措施控制虫源的增加。保护天敌,如寄生蜂、蚂蚁等要控制其数量。

3、选用的药剂要有较强的触杀和渗入果皮特性,以杀死成虫和低龄幼虫,供选择的药剂有:农斯特(40%乳油)1000―1500倍,虫地乐(55%乳油)1500倍,阿锐宝(4.5%乳油)1000―1500倍,强雷(25%乳油)1500倍。喷药时注意喷在树冠内膛枝干和果实上。

Tags: 责任编辑:萌萌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荔枝龙眼病虫防治 [下一篇]荔枝奶粉加工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萌萌女 萌萌女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4 个
性别:保密
mengmem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荔枝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在开花前15天喷一次细胞分裂素如荔枝保果素
· 在荔枝生产中常用25%水剂500倍液防治蒂蛀虫、尖..
· 危害荔枝花穗的主要病虫害有荔枝蝽象、荔枝瘿螨..
· 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蟓、尺蠖、蚜虫、吊丝虫、蒂蛀..
· 常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瘿螨及蚧类
· 荔枝树干起疙瘩是什么回事
·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 应重点抓好荔枝幼果期的病虫害防治

最新文章

·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 在荔枝生产中常用25%水剂500倍液防治蒂蛀虫、尖..
· 常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瘿螨及蚧类
· 荔枝金龟子病的防治方法
· 荔枝瘿螨等
·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取得突破
· 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蟓、尺蠖、蚜虫、吊丝虫、蒂蛀..
· 荔枝吸果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