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鱼病的简单辨别方法及其要点
2015-07-21   来源:蚌埠农批网 江苏农业信息网 作者:mina   字体:【 】  浏览:98次   评论:0

在养鱼生产中,要做到有效防治鱼病,首先要能正确地诊断鱼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一看行动 鱼虱侵袭,鱼主要表现为上跳下窜,时而急剧狂游;鲢碘泡虫侵袭的鲢鱼尾部上翘,鱼在水中狂游乱窜,抽搐、打圈;中华鱼蚤侵袭的鱼尾鳍部往往露出水面,病鱼在水体表面打转或游动;农药或工业废水中毒,鱼会出现兴奋、跳跃和冲撞现象,而后麻痹死亡。

二看管理 投喂的饲料不新鲜或腐败变质,易引起鱼类肠炎病;施肥过量或肥料发酵不完全,易发生“浮头”,甚至“泛塘”;水质较瘦、饲料不足的池塘易引起鱼种发生萎瘪病、跑马病等;拉网使鱼体受伤易引起白皮病和水霉病。

三看体表 尾柄及腹部两侧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为打印病;病变部位长着棉絮状的一团白毛,为水霉病;鳞片脱落,鳍条断折,体表发炎、充血,为赤皮病;鳞片、胸鳍基部发炎红肿,呈现红点,并有“钉子”状的虫体,为锚头鱼蚤病;体表有呈淡绿色、形似臭虫的虫体,则为鱼虱病。

四看鳃部 鳃丝末端腐烂、黏液较多为细菌性烂鳃病;鳃片颜色比正常鱼的鳃片白,并略带血红色小点,为鳃霉病;如果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寄生,则鳃片上黏液比较多;鳃丝肿大,鳃上有白色虫体或孢囊,鳃盖张开,为中华鱼蚤病、黏孢子虫病等。

五看肠道 肠道全部或部分充血呈紫红色,内有大量乳黄色黏液的为肠炎病;肠道内壁有灰白色小结节病灶,周围组织溃烂,甚至穿孔为球虫病;腹部肿大,腹腔内有白色带状寄生虫,为舌状绦虫病。 

Tags:鱼病的 简单辨 别方法 责任编辑:mina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颡鱼套养前景好 [下一篇]鱼塘常见藻害的防制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ina mina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mina@www.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