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黄颡鱼套养前景好
2015-07-21   来源:洛阳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85次   评论:0
黄颡鱼又名嗄牙子、黄嗄、盎丝等,是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几年市场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由于自然水域及池塘养殖的产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黄颡鱼长期保持较高的市场价格。池塘套养黄颡鱼投入少,收益高,养殖前景被普遍看好。 

鱼池条件 

套养黄颡鱼的池塘应选择水源条件好,无任何污染水体。鱼池形状呈长方形,面积3~10亩,水深以1.5~2米较为理想。池塘应有防逃设施,进出水口要设防逃网。池水pH值在7~8.5之间,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池中天然饵料资源丰富,诸如浮游生物、水蚯蚓、小鱼虾、水生昆虫等含量较多。 

套养密度 

养殖其他鱼类的鱼种池、成鱼池、亲鱼池,以及河蟹池均可套养黄颡鱼,池塘中应有丰富的小型野杂鱼虾,作为黄颡鱼的饲料。4月下旬至5月初放养,每公顷套养规格3~5克的黄颡鱼鱼种4500~9000尾。池塘不宜再套养其他凶猛鱼类,以免黄颡鱼鱼种被捕食;每公顷套养规格15~20克的黄颡鱼750~3000尾,每公顷可增产黄颡鱼75~300公斤。另外,套养黄颡鱼还可使其他鱼类的锚头鳋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减少用药量。套养黄颡鱼的池塘宜以鲢、鳙、鳊、草鱼等为主养对象,但不宜以鲤鱼或鲫鱼为混养对象,因其食性基本相同易产生不利影响,更不要与鲇鱼等凶猛肉食性鱼类共同套养。 

套养管理 

套养黄颡鱼的池塘饲养管理除了做好池塘养鱼的常规管理外,尤其要注意搞好水质管理,始终保持水体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要经常加水,特别是7~9月份高温季节,一般每2~3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不少于15厘米深,同时每天开动增氧机2~3小时,以确保溶氧充足,防止鱼类浮头。若能实施轮捕轮放技术,始终保持池塘适度载鱼量,则养殖效果更好。 

套养黄颡鱼池塘,在对其主养品种进行病害防治时,要注意不要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容易直接从皮肤浸入体内,所以对其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而死亡。黄颡鱼对孔雀石绿、硫酸铜、硝酸亚汞和高锰酸钾、敌百虫比较敏感,尤其要谨慎把握。此外,套养黄颡鱼的鱼池,在黄颡鱼未长到1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时,最好不要进行钓鱼,因为黄颡鱼比较容易上钩。 

相关链接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高级工程师孔令杰给广大养殖户提出以下建议: 

一、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三、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四、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夜间为主。 

五、蟹池中也可混养黄颡鱼。因河蟹、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相同的水层位置,容易引起两者生态位置竞争。因此,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否则影响黄颡鱼的饲养效果。  
 
Tags:黄颡鱼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如何制作生鱼片? [下一篇]鱼病的简单辨别方法及其要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anmee man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2 个
性别:保密
manmee@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