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8大体表症状解析! 2016-10-11养虾人养虾人 南美白对虾发病无非就是三方面的原因,水 底 体!只要对池塘的了解多一分相应的风险就会降低一分,水和底谈的人较多,今天主要想聊聊它的体质,它决定虾的生命环境。 体质方面还是以疾病方面为主,对虾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在养殖过程中,能让对虾减产的还是疾病。 1.前几年的红体和白斑都是对虾大规模减产的罪魁祸首。 2.现在的弧菌病可以说比红体和白斑这些病毒性的疾病还要厉害,弧菌疾病虽然没有病毒疾病那样能够迅速造成大规模的死亡,但是它比病毒强的是它的适应性会更强一些,定值能力更强,适应性强,毒性强,粘附性强,环境限制因素小,这也是弧菌疾病开始大规模爆发的根本问题所在。南美白对虾早起患病,症状不明显,人们在表象上很难看的出来。等到症状表现出来时,很多疾病都很难治疗了。从理论上讲我们要了解对虾发病的症状表现,以便我们更好的判断和治疗。 (一)对虾发病时机体活动情况 摄食减少或变慢; 游动异常(大量顺水流游动。游动速度比水流快很多、大量缓慢游水、离群独游等); 人靠近或蹬脚不见对虾跳开; 池边挖坑静伏其中; 软弱无力,容易抓捕; 白天大量惊跳。 (二)养殖环境变化情况 水色、水化、水味(含气味)、土色等的变化。 (三)最根本的就是对虾体表症状 (1)触须 黑须(触须变黑,是中毒症状); 红须(整根触须发红,是应激、中毒或细菌症状); 断须(触须短过体长,是缺乏营养或慢性肠炎症状); 花白须(触须色斑杂乱不一,是应激、中毒或细菌症状); 断须(触须断裂或断掉,是缺钙,细菌、纤毛虫或中毒症状); 长须(触须超过体长的1.5倍,是中毒、IHHNV病、等慢大症状)。 (2)头壳 斑块(是IHHNV病毒症状); 白斑(是白斑病毒或细菌感染症状); 虾枪弯曲或粗短(中毒、慢性病毒病或蜕壳障碍症状); 水肿(头壳两翼肿起水泡,是缺钙、中毒或蜕壳障碍症状)。 (3)鳃部 绿鳃(藻类附着症状); 蓝鳃(蓝藻附着症状); 烂鳃(细菌或中毒症状); 红鳃(重金属或中毒症状); 黄鳃(细菌、藻类、真菌、纤毛虫症状); 黑鳃(藻类、细菌、纤毛虫、真菌或中毒症状)。 (4)肝脏 黄肝(是病变早期预兆); 白肝(肝脏完全坏死的初期症状); 黑肝(是肝脏细胞开始坏死的症状); 肿肝(肝脏肿大,是病变早期预兆); 缩肝(肝脏萎缩,是病变后期症状); 红肝(急性应激、中毒或长期消化不良症状); 空肝(又叫玻璃肝,肝脏变透明,是肝脏完全坏死症状)。 (5)步足游泳足 红腿(细菌症状); 黑脚(严重中毒症状); 红脚(应激、细菌中后期或中毒初期症状); 黄脚(步足游泳足前端发黄,应激或细菌初期症状); 黄腿(步足游泳足后段发黄,细菌或纤毛虫初期症状)。 (6)肠胃 红肠(急性肠炎症状); 白肠(慢性肠炎症状); 断肠(消化不良症状); 空肠(中肠后盲囊中空,严重病害症状); 空胃(贲门胃中空,长时间不进食症状)。 (7)腹节 分节(慢性病害早期症状); 弯弓(即抽筋,营养不良或严重应激症状); 软壳(甲壳偏软,桃拉病毒或轻度缺钙症状); 硬壳(即厚壳,甲壳偏硬偏厚,长时间脱壳障碍症状); 毛壳(甲壳附着大量纤毛虫,严重缺钙或纤毛虫寄生症状); 烂壳(即褐斑,严重缺钙与细菌症状); 红体(桃拉病毒或细菌症状); 白浊(寄生虫、应激或营养不良症状); 肌肉坏死(病毒或中毒症状)。 (8)尾扇 红尾(桃拉病毒或细菌症状); 毛尾(纤毛虫附着症状); 烂尾(桃拉病毒或中毒症状); 断尾(严重中毒或细菌症状)。 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肉眼初步判断得出的结果,也是表象上的东西,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更深入的观察水环境、外部环境等,然后根据虾体的特征,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和诊疗。 文章来源: 一路凯哥 作者:朱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