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枇杷瘤蛾
2015-07-30   来源:巴中农批网 重庆兴农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68次   评论:0
危害我国枇杷的病害有10多种,虫害有20多种,对枇杷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不良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促使果树科研者和生产者考虑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即所生产的枇杷,不仅要求美丽的外观和可口的品质,还要求无污染、安全、优质和营养丰富。现代果树病虫害防治理念,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将其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因此,在防治果树病虫害时,应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从整个果园生态系统(枇杷-植物环境-病虫害等)出发,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把栽培技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同时,执行中国农业部2000年3月发布,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枇杷瘤蛾

毛虫,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枇杨生产的一种主要害虫。其幼虫食害新梢嫩叶,曾在枇杷产区多次成灾。枇杷瘤蛾别名黄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学名MelanographiaflexilimeataHampson,是枇杷的专食性害虫。危害枇杷、梨、桃和李等多种果树。幼虫吃完嫩叶后吃老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最后剩下叶脉。严重的还要啃食嫩茎及花果,造成减产,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形态特征)枇杷瘤蛾翅展21-26毫米,前翅灰色,有两个弯曲的黑斑,缘毛黑色,后翅灰褐色。体长9毫米左右,为灰白色,有银光。卵初为浅黄白色,后变为淡黄色,扁圆形,直径约0.6毫米,表面有纵刻纹。幼虫体长约22毫米,为黄色。各节都有毛瘤,上生刺毛。第六节背面的一对毛瘤较大,黑褐色。茧与树皮同色,蛹化于茧内。蛹近椭圆形,长8-11毫米,蛹体由黄色渐变为淡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根据枇杷产区的气候情况,枇杷瘤蛾一般每年4-10月份发生3-5代。在福州,该虫一年中自春至秋发生5代。各代发生整齐。第一代在4月上旬,第五代为害至10月下旬。均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隙中或叶背结茧化蛹越冬。次年气温回开到20℃时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常头向下栖息于树干上,趋光性弱。交尾后2-3天,密集产卵于嫩叶上,卵期3-7天,每代幼虫15-25天,蛹期10-25天,越冬蛹期可长达190多天。其天敌有姬蜂、茧蜂和金小蜂等。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洁果园,深翻园土,去除杂草和落叶等,刮、刷树皮并涂白,以消灭越冬虫源。收集到的虫、茧,应放在寄生蜂保护器中,使寄生蜂的成虫能飞出,而害虫的成虫及幼虫不能逃出,以保护天敌;②利用毛虫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杀栖息在树干上的成虫;③经常检查果园,摘毁有卵块及群集幼虫的叶片。初龄幼虫群集新梢叶面取食时,可人工捕杀;④有针对性地释放寄生蜂类天敌;⑤在枇杷树每次新梢抽出后、幼虫初发阶段,喷布2.5%鱼藤精500倍液,或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⑥幼虫大量发生或已分散,应立即喷洒杀虫剂。根据所用药剂的有效期,间隔5-7天施药一次,共施2-3次。可用50%杀螟松1000倍液、20%灭扫利2000-3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4000倍液,或用灭幼脲一类的药剂。在幼虫低龄期施用。

Tags: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枇杷建园种植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枇杷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琵琶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山上的枇杷熟了,随便摘下来吃,让人羡慕
· 白沙枇杷优良新品---冠玉、翠玉
· 枇杷如何套袋提高果质
· 太城4号(枇杷)
· 枇杷采后怎么管理
· 早钟6号(枇杷)
· 大钟(枇杷)
· 龙泉5号(枇杷)

最新文章

· 山上的枇杷熟了,随便摘下来吃,让人羡慕
· 枇杷如何套袋提高果质
· 大钟(枇杷)
· 反季枇杷
· 龙泉5号(枇杷)
· 早钟6号(枇杷)
· 白沙枇杷优良新品---冠玉、翠玉
· 茂木(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