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是用避孕药催肥的,商贩往蟹注水可增重,虾蟹是用抗生素养出来的……近几年,此类消息让不少百姓心存疑虑:这些传言是真的吗?17日,市海洋与渔业局做客“行风热线”就此辟谣并表示,近5年来我市水产品抽查合格率达98%,市民可放心食用。 
黄鳝是避孕药养大的? “黄鳝用避孕药养大是谣言。”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部的专家曾做过实验,黄鳝吃了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增加了身体脂肪的沉积,随之表现出抗病力差直至死亡的情况。为了10%的“虚胖”而冒黄鳝死亡的危险,再加上避孕药的成本,对养殖户来说划不来。同时,黄鳝有一种特殊的“同类抑制”习性,也就是喂养密度达到一定标准,雌性黄鳝就不会产卵繁殖。研究表明,养殖密度如果超过15尾/平方米,黄鳝卵巢就自动退化体内吸收,不会排卵繁殖。在现实养殖生产中黄鳝一般养殖密度都在每平方米30尾左右,大大高于15尾/平方米。这种情况下,不吃激素也能将雌鳝养得很大,根本没必要用雌激素。 注水蟹存在吗? 该负责人介绍,大家觉得注水能够增重,但实际上,有实验表明,往活蟹体内注水会导致其脏器所处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剧变,各个脏器会失水萎缩或者吸水膨胀而致死。因此,蟹被注水后生命力迅速下降并快速死亡,并且用注水来使蟹增重的效果并不明显。而死蟹和活蟹的价格差异明显,因此,注水蟹是不存在的。 注水蟹不存在,那蟹身上的针孔哪里来的?该负责人解释,用其中一只梭子蟹的蟹脚刺向另一只梭子蟹,发现只要稍微一用力就能在其腹部产生类似针孔的痕迹。即使在梭子蟹坚硬的外壳上,用同样的方式也能留下类似针孔痕迹。那些“针孔”痕迹是梭子蟹在大批量运输中及相互打闹时因为相互挤压留下的伤口。 多宝鱼=毒鱼? “我国的多宝鱼产品安全无虞,消费者尽可放心食用。”据介绍,“多宝鱼药物残留风波”事件中的关键论点是硝基呋喃让多宝鱼变成了“毒鱼”“癌鱼”。事实上,我国对多宝鱼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监管极为严格,判定标准为国际通行的1微克/公斤。按照曾检出的非法添加最高值计算,消费者每天食用300~400公斤的多宝鱼鱼肉,才相当于每日服用3~4片腹泻药品中所含硝基呋喃的剂量。因此,一方面在严厉的监管下我国养殖的多宝鱼检测出硝基呋喃残留是极个别现象,另一方面即使吃了含有微量硝基呋喃残留的多宝鱼也没必要过度担忧。 虾蟹中含有抗生素? 还有传言说,虾蟹是抗生素养出来的,养殖户会用抗生素给虾蟹治病。这是真的吗?该负责人介绍,抗生素成本高,1公斤需要两三百元,而且虾蟹不会吃抗生素,如果使用抗生素还会污染水质反而影响养殖。那么虾蟹生病了怎么办?多数是通过改善水质条件、使用规范兽药、品种的改良等方法处置。 此外,市民吴先生则来电咨询,网传我国部分地方出现商贩往虾注射不明胶状物形成“注胶虾”,据说“注胶虾”看起来比较新鲜、饱满,这是真的吗?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此乃无稽之谈。据介绍,虾注胶后会马上影响它体内的渗透压,要么会缩水要么会膨胀,会马上死。从另一方面讲,给虾注射胶还有人工成本,造成成本高,根本不划算。 记者: 黄燕丹 来源: 揭阳新闻网 整理:“揭阳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