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捉泥鳅--文/浉河区 姚康灵
2016-06-16   来源:莱芜农批网  作者:大畏高怕飞   字体:【 】  浏览:95次   评论:0

泥鳅,长约20公分,胖乎乎的像只钢笔。头部略大,嘴边长着几根短胡子,样子像海豹。浑身滑溜溜的粘液,很难用手捉住。老家说某人不厚道,就说“滑得像条泥鳅”。

在农村,有水的地方就有泥鳅。河里有,塘里有,水稻田里也有。河里塘里水面大,捉鱼需要网子,是大人们逮鱼的地方,水田到处都是,水少很安全,是孩子们捉鱼嬉戏的乐园。水田里主要是泥鳅和黄鳝。黄鳝体型大,跑得快,小孩们很难捉住,只有泥鳅最相宜,难度刚刚好,快乐满满。

捉泥鳅可以用“下篓子”的办法,“篓子”呈园锥型,用竹篾子编成。底部有一个圆洞,洞口像内斜插着许多篾片,形成只能进不能出的机关。把几条蚯蚓放在火灰里烧焦,然后放进篓子里,扎好口。埋在水田边的稀泥里,洞口露在外面,机关处用稀泥摸光即可。夜里,有雷雨更好,泥鳅,黄鳝出来觅食,闻着蚯蚓的气味,钻进篓子。有时螃蟹也来凑热闹,二十个篓子下到田里,第二天能收获五六斤,多时能有十来斤。真带劲。除了自家吃,也常送亲邻,有时也拿街上去卖,一毛钱一斤。

“下篓子” 捉泥鳅,虽然捉的多,但成本也高,技术含量也高,小孩子做不来。我们只能徒手捉泥鳅,一条一条地捉,虽然捉的少,快乐却倍增,每一条泥鳅都有惊喜。

每年七月份,为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农民们会把秧田里的水都放掉,在十几天里变成旱田,称作“欺秧”。水流会在地势低的地块冲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坑,俗称“田凼”。秧田放干后,整块田里只有田凼有水,鱼儿都聚集在这里相濡以沫,那时正值暑假,田凼是孩子们的乐园。小时候,我常带着弟弟,拿个盆,一把铲子,一个编织袋,在午休时,悄悄溜出家门,奔向田野。夏日的午后太阳正毒,没有风,天地间就像一个大蒸房。闷热无比,走在路上已是大汗淋漓,下到田里,秧比人高,更加闷热,又有蚊虫叮咬,苦不堪言,只为那胖泥鳅,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泥鳅的魔力太大。田凼里有小鲫鱼,小鲢鱼,大虾,最多的是泥鳅。水面不大,鱼却很难捉,且屡屡从手中跑掉。最后,我们会把水都舀出来,来个“涸泽而渔 ”,鱼的问题解决了。泥鳅却一条也不见,他们都钻进泥里。我们又把田凼四周的软泥一块块挖下来,像卖豆腐那样,放在盆里,细细掰开寻找,那泥鳅正装死,一动不动。我们也不动它,只把泥团扔掉 。慢慢的盆里聚集了十几条泥鳅,又把它们连同泥水一起倒入编织袋里。放在水塘里摆一摆,泥水尽去,留下干干净净的胖泥鳅。这便是常说的“逮田凼”。

泥鳅,肉质细嫩,没有刺,肚子里常有香喷喷的籽,真好吃。泥鳅不但好吃,也很好玩。在地上,泥鳅把身体一摆,首尾相连成一个圈,然后飞快地向相反方向用力摆动,身体借势腾起,能跳起一米多高。如果有几十条泥鳅一起跳,粘液,泥水飞溅,很是壮观。三十年过去了,小时候捉泥鳅的快乐依然存在心里,每每忆起,仍有会心一笑。

(编辑 刘宏冰)

Tags:姚康灵 责任编辑:大畏高怕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哪些美食可能含有寄生虫? [下一篇]你没爱上巴南,是因为没......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大畏高怕飞 大畏高怕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0 个
性别:保密
da@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鳝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而黄鳝的体表一旦受伤后
· 稻渔共作模式(6)稻鳝共生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钓鱼钓到黄鳝,头上长出鼓包很像“龙角”,果断..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黄鳝发烧病感冒病
· 黄鳝和泥鳅秋冬管理

最新文章

· 在放养时注意三个问题:(1)要将不同规格的黄鳝..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可将无伤、健壮的黄鳝购入暂养
· 电捕鳝、笼捕鳝、药捕鳝致伤是造成黄鳝养殖成活..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黄鳝自然繁殖率较低
· 每平方米可暂养黄鳝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