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黄鳝越夏管理技术要点
2015-07-22   来源:绍兴农批网  作者:room   字体:【 】  浏览:126次   评论:0
一、控制水温

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与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为怕热的一种,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当水温高于28℃时,黄鳝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由于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很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方法有3种:

1.种植水生植物 种植水生植物可遮挡部分阳光,便于黄鳝潜伏,也可改善池塘水环境,降低池水水温,有利于黄鳝栖息。水生植物种植面积不得超过池塘水面总面积的1/3,种植的品种有水葫芦、水浮萍等。

2.搭棚遮阳 单靠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还需人工搭棚遮阳,一般可采取搭架种植一些丝瓜、黄瓜、扁豆等攀缘植物,遮阳面积只占水面总面积的2/3。

3.勤换水 盛夏季节气温高,池水蒸发快,水位极易变浅,且由于黄鳝养殖密度高,鳝体体表粘液分泌量较多,如果池水更新工作不到位,则会使鳝体体表粘液聚积、发酵,使水温快速上升。因此,要时刻注意水温,适时换加新水,使水位保持在20cm~25cm,每隔2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3~1/4,若水质过差则最好1天换水1次~2次。

二、水质管理

1.肥 水色以淡褐色或嫩绿色为好,透明度为25cm左右,溶解氧保持在4mg/L以上。由于鳝池较浅,鳝池中一般不要施用有机肥,以免败坏水质。

2.嫩 要求池水不老。老水有两种特征:一种是水色发白;一种是水色发黄或老褐色。此时,应换加新水。

3.爽 水色不浓而清爽,透明度不低于20cm~25cm。

4.活 水色要经常发生变化。

三、饲养管理

1.饲料选择 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鱼类,尤以蚯蚓、蝇蛆、河蚌肉等鲜活饵料为佳,同时兼投部分植物性食物,如麸皮和瓜果皮之类。

2.坚持"四定"原则进行投喂 定时,盛夏投喂一般以傍晚为宜,也可略微推迟,这时水浊较低,便于黄鳝摄食;定量,投喂以适量而又不剩残饵为准,一般日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6%~8%;定质,要求做到饵料不消毒不投喂,鲜活饵料必须洗净消毒后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不投喂;定点,每10平方米面积内设置饲料台2个,应将饲料台泥面抹平且略低于水面,把饵料投放在饲料台面即可。

3.日常管理 经常检查进出水口的防逃网是否损坏,及时做好维修,并防止雨水流入养殖池中而导致黄鳝循水逃窜;防止鸟、鼠等敌害生物的侵害;防止农药中毒,如呋喃丹、五氯酚钠、1605等对黄鳝的杀伤作用,须防止此类农药进入养殖池内。

四、疾病防治

1.昏迷病 此病在炎热季节发生较多,发病时黄鳝呈昏迷状态,防治方法是先遮阳降温,再将新鲜蚌肉切碎后撒入池内,具有一定疗效。

2.发烧病 由于黄鳝放养量大,鳝体表面分泌的粘液聚积发酵,池水溶解氧降低,使黄鳝焦燥不安,个体间彼此缠绕拥挤,体温急剧上升,导致鳝体发烧而死。防治方法是疏散黄鳝,减少放养密度,发病后应立即更换新水。

3.梅花斑 病鳝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圆斑,防治方法是在池中放养一些癞蛤蟆,发病时把癞蛤蟆头皮剥开而用绳子系好,在池中反复拖几次,1天~2天后病症即可消除。

4.感冒病 这是由于水温温差变化过大引起,黄鳝发病后器官机能失调,游动失常,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防治方法是在换水时注意换水前后水温的温差不能变化过大,新水应先注入缓冲坑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1/3,并以细流水注入为好。
  
Tags:黄鳝越 夏管理 责任编辑:roo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鳝泥鳅套养效益好 [下一篇]黄鳝的产卵量有多大?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room room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0 个
性别:保密
romm@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鳝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而黄鳝的体表一旦受伤后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稻渔共作模式(6)稻鳝共生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钓鱼钓到黄鳝,头上长出鼓包很像“龙角”,果断..
· 黄鳝发烧病感冒病
· 黄鳝和泥鳅秋冬管理

最新文章

· 在放养时注意三个问题:(1)要将不同规格的黄鳝..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可将无伤、健壮的黄鳝购入暂养
· 电捕鳝、笼捕鳝、药捕鳝致伤是造成黄鳝养殖成活..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黄鳝自然繁殖率较低
· 每平方米可暂养黄鳝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