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浅析黄鳝血出病
2015-07-22   来源:乌海农批网  作者:小舞   字体:【 】  浏览:244次   评论:0
黄鳝出血病,亦称黄鳝败血症,该病发病快、传染快、来势猛、死亡率高。9月是发病高峰期。严重危害黄鳝养殖业。

病症:黄鳝体表可见血红色斑点或呈弥漫性出血斑块。肠炎型出血病,可见肛门红肿、外翻。手握鳝体稍用力向头部推,部分可见腮腔出血,剖检可见肝肿胀,颜色变深或变淡。肾上有出血点。肠充血,变成淡红色。腹腔内壁肌肉充血。黄鳝上草,两天内死亡。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苏伯利气单胞菌、非霍乱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点状产气单胞菌。其代表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

病因:一、外在因素: 嗜水气单胞菌、苏伯利气单胞菌、非霍乱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点状产气单胞菌侵入鳝体,它们是普遍存在于自然水体的菌群,是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恶化、气温突变,水体铵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含量增高时,就会刺激它们迅速增殖,感染能力增强,毒力加强。二、内在因素:1、免疫力下降。造成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肝肾功能下降:由于长期的高蛋白高脂肪饲料的大量投喂,加重了肝肾负担;水体铵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含量过高,透过皮层进入血液,对肝肾造成毒害。饲料不合理添加剂超量添加。2、不合理的内服驱虫药、抗生素,导致鳝体内菌群生态环境失衡,抗原减少:如长期内服肠炎平、大蒜素、青霉素等。3、饲料营养失衡,维生素缺泛和失衡,特别是维生素K缺乏,导致血管壁变脆变薄。

预防:

一、改善水质,保证水质“嫩、活、爽”,使水体有足够的自净能力和产氧能力,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用亿菌水圣改善水质)。

三、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大北农生产的强效二溴海茵粉180克/亩或新灭灵250ml/亩或S高聚碘100ml/亩),

四、选用含激素较少的黄鳝配合料(如百穗行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百穗行”牌全价黄鳝料)。

五、尽可能不用冰鲜鱼(冰鲜鱼经过长时间冰冻,维生素损失较大)。

六、坚持添加希科安公司生产的鳝用活力素。它能成倍增强鳝体的免疫能力。

治疗:

一、内服肠腮灵加芳草多维三天,之后大北农四黄粉加芳草多维三天。停药后及时内服天意EM。

二、全池泼撒S高聚碘250ml/亩连用五天。五天后内服鱼肝宝散加芳草多维五天。

三、及时用天意EM调改水质和内服EM。

四、坚特添加鳝用活力素。
 
 
Tags:黄鳝血 责任编辑:小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鳝的生长速度有多快? [下一篇]黄鳝养殖的7大误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舞 小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4 个
性别:保密
xiaow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鳝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而黄鳝的体表一旦受伤后
· 稻渔共作模式(6)稻鳝共生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钓鱼钓到黄鳝,头上长出鼓包很像“龙角”,果断..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黄鳝发烧病感冒病
· 黄鳝和泥鳅秋冬管理

最新文章

· 在放养时注意三个问题:(1)要将不同规格的黄鳝..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可将无伤、健壮的黄鳝购入暂养
· 电捕鳝、笼捕鳝、药捕鳝致伤是造成黄鳝养殖成活..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黄鳝自然繁殖率较低
· 每平方米可暂养黄鳝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