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黄鳝的繁殖习性
2015-07-22   来源:贵阳农批网  作者:就见未来   字体:【 】  浏览:171次   评论:0
繁殖季节及环境条件:黄鳝每年只繁殖1次,而且产卵周期较长。在四川宜宾地区,一般每年5~8月是黄鳝的繁殖季节,繁殖盛期在6~7月,而且随气温的高低而波动,可以提前也可推迟。繁殖季节到来之前,亲鳝先打洞,称为繁殖洞,繁殖洞与居住洞有区别:繁殖洞一般在田埂边,洞口通常开于田埂的隐蔽处,洞口下缘2/3浸于水中,繁殖洞分前洞和后洞,前洞产卵,后洞较细长,洞口进去约10厘米处比较宽广,洞的上下距离约5厘米,左右距离约10厘米。 

性比与配偶构成:根据四川地区全年解剖的黄鳝看,黄鳝生殖群体在整个生殖时期是雌多于雄。7月份之前雌鳝占多数,其中2月份雌鳝最多占91.3%,8月份雌鳝逐渐减少到38.3%,雌雄比例0.6:1,因为8月份之后多数雌鳝产过卵后性腺逐渐逆转,9~12月雌雄鳝约各占50%。自然界中黄鳝的繁殖,多数是属于子代与亲代的配对,也不排除与前两代雄鳝配对的可能性,但在没有雄黄鳝存在的情况下,同批黄鳝中就会有少部分雌鳝先逆转为雄鳝后,再与同批雌鳝繁殖后代,这是黄鳝有别于其他鱼类的特殊之处。 

产卵与孵化:性成熟的雌鳝腹部膨大,体橘红色(个别呈灰黄色),并有一条红色横线。产卵前,雌雄亲鳝吐泡沫筑巢,然后将卵产于洞顶部掉下的草根上面,受精卵和泡沫一起漂浮在洞内。受精卵黄或橘黄色,半透明,卵径(吸水后)一般为2~4毫米。雄亲鳝有护卵的习性,一般要守护到鳝苗的卵黄囊消失为止。这时即使雄鳝受到惊动也不会远离,而雌亲鳝一般产过卵后就离开繁殖洞(有的学者经观察认定雌鳝也参加护卵、护仔)。亲鳝吐泡沫作巢估计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受精卵不易被敌害发觉,一是使受精卵托浮于水面,而水面则一般溶氧高、水温高(鳝卵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1~28℃),这就有利于提高孵化率。

黄鳝卵从受精到孵出仔鳝一般在30℃左右(28~38℃)水温中需要5~7天,长者达9~11天,并要求水温稳定,自然界中黄鳝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为95~100%。黄鳝的胚胎发育与一般淡水鱼类,特别与鲤科鱼类有所不同,其特点表现在:

1、卵径大,卵黄多,胚胎发育时间长,仔鱼出膜时个体大,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强。在室内玻璃缸里的仔鱼不投食能活两个月之久,只是鱼体极度消瘦。

2、同一条亲鳝产的同一批卵,在相同条件下孵化,仔鱼出膜时间也不一致,相差48小时左右。

3、神经板出现在原肠早期动物极细胞下包至卵的1/3~1/2时,与鳟鱼类似而与鲤科鱼类明显不同。

4、胸鳍在胚胎期形成并不断扇动,出膜后逐渐退化消失。从黄鳝的系统演化过程所见,说明黄鳝的祖先是有胸鳍的,因长期适应穴居生活,胸鳍才逐渐退化消失。
 
Tags:黄鳝的 习性 责任编辑:就见未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鳝水蛭病(又称蚂蟥病) [下一篇]黄鳝越冬保种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就见未来 就见未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0 个
性别:保密
weilai@www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黄鳝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而黄鳝的体表一旦受伤后
· 稻渔共作模式(6)稻鳝共生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钓鱼钓到黄鳝,头上长出鼓包很像“龙角”,果断..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黄鳝发烧病感冒病
· 黄鳝和泥鳅秋冬管理

最新文章

· 在放养时注意三个问题:(1)要将不同规格的黄鳝..
· 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
· 黄鳝池必须用150×10
· 可将无伤、健壮的黄鳝购入暂养
· 电捕鳝、笼捕鳝、药捕鳝致伤是造成黄鳝养殖成活..
·  2、黄鳝放养在黄鳝市场售价较低时
· 黄鳝自然繁殖率较低
· 每平方米可暂养黄鳝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