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2015-08-05   来源:贵阳农批网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100次   评论:0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
2001年春节前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某梅花鹿场有5只梅花鹿发病死亡。病死鹿都以腹泻及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经过综合诊断确诊为鹿的溶血性大肠杆菌病。采取以抗菌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发病情况

该鹿场饲养梅花鹿42只,入冬以后,有几只鹿体况表现较差,并逐渐消瘦。2001年1月17日有2只鹿开始排便稀,3天以后发展到8只。从1月21日到28日,有5只死亡,死亡率占发病鹿的62.5%。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患鹿临床表现为身体消瘦,排稀便,食欲减退,鼻镜干燥,体温略高,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病程较长,最终衰竭而亡。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胃肠粘膜及肠系膜有出血点,大网膜广泛出血。肝脏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心冠脂肪、冠状沟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脏表面有出血点,肺内有较多的泡沫。肾脏表面有出血点。

3 实验室检验

3.1 无菌采集病死鹿的肝脏、肺脏抹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到典型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3.2 无菌采取病死鹿的肝脏、肺脏、肾脏以及心血,分别接种到营养琼脂、鲜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37℃24小时培养后观察。在营养琼脂上形成圆形、边缘整齐、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的菌落。在鲜血琼脂上菌落的周围形成溶血环。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的圆形菌落。

3.3 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到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3.4 生化实验,用分离的细菌纯培养物接种乳糖、麦芽糖、甘露醇,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全部产酸产气,不产生硫化氢。此外,吲哚实验、M.R实验为阳性,V―P实验为阴性。

4 药敏实验

采用常规纸片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氯霉素高敏,对卡那霉素、四环毒、青霉素耐药。通过以上综合诊断,确诊为鹿的溶血型大肠杆菌病。

5 治疗

隔离病鹿,对鹿场进行临时消毒。磺胺脒拌料,每只每次5g,每日2次,连喂7天。

冬季气温低,如果遇上雪天,鹿场内会形成低温、高湿的不良环境。虽然鹿对寒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由于鹿的饲养不良,营养不好,高湿,无垫草,饮水不洁或水温过低都会增加寒冷对鹿的危害,增加应激反应。特别是体弱的鹿,更易发生条件性细菌感染而发病。因此,加强鹿的冬季管理,对鹿舍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经常更换垫草,保持鹿适当的运动,合理配制饲料,提供清洁适口的温水等对保证鹿群安全越冬有重要的意义。
  
Tags:梅花鹿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鹿场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下一篇]鹿茸角形态的异常及预防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long long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1 个
性别:保密
long@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鹿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有的梅花鹿会发出尖叫声
· 三、繁殖规律雄性梅花鹿通过“角斗”争夺交配权
· 鹿的应激表现及其减少方法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二、觅食习惯梅花鹿晨昏活动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
· 鹿的合理配种方案

最新文章

· 或让母鹿舔干
· 这充分说明梅花鹿对适应新的栖息条件具有极其明..
· 而且仔鹿出生几十分钟内即可站立行走
· 仔鹿产下后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这种“角斗”在鹿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