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白唇鹿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2015-08-05   来源:南昌农批网  作者:七剑下饭馆   字体:【 】  浏览:166次   评论:0
曲麻莱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多在4500m以上,是个纯牧业县。当地牧民群众以藏族为主,以广褒的天然牧场为基础,逐水而居,逐草而牧,主要从事畜牧业经济。据1998年年末统计,全县牲畜总数为506800头只匹,其中牛120100头,当年巴氏杆菌菌苗为24.5万只份,疫苗远远少于牲畜头数,疫情常年不断,加之,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现有的疫苗不能按期及时注射,大量疫苗过期失效,因此,牛出败的流行越来越多,占全县疫情的90%以上。由于牧民居住分散,流行主要呈零星发生,控制疫情蔓延和扩散比较困难。据统计,全县因发生牛出败病死亡占2.2%,有时甚至呈爆发性流行,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1999年11月,对曲麻莱县鹿场因流行爆发鹿巴氏杆菌病进行防治,现将有关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鹿场居离县城约8km,现有鹿238头,可利用草场面积2133.33公顷,建网围栏草场面积666.67公顷。主要是天然草场养鹿,在冬春季节给予适当的饲料,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

1 流行情况

鹿巴氏杆菌病多发于初春、秋黄季节,10~11月份多见,呈流行性爆发。鹿发病期间,牛巴氏杆菌病流行严重,据调查,附近县牧场牛1421头,发病率20%,死亡83头,主要原因是鹿在外放牧与牧场牛合群,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鹿共发病14头,死亡11头,治愈3头。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1~2d。病鹿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不食,反刍停止,卧地不起。呼吸困难,鼻镜干燥、口腔和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液体。口吐白沫,初便秘,后排黑色样稀粪,并立刻死亡。

3 剖检特点

病鹿可见全身组织淤血呈有紫色,而且胸部组织淤血严重,腹部轻。可视黏膜出血或充血。腮腺淋巴结肿大、出血,咽部及胸下组织水肿,腹部皮下组织有黄色浆液性浸润,组织切开流出大量深黄色透明液体,剖检时有臭味。有2例病鹿可见胸膜与肺粘连,胸腔积液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4 防治

在流行期间,对鹿舍定期消毒、卫生、加强饮水。对牧场牲畜进行加强管理,牛群进行了预防注射。对健康鹿群预防注射巴氏杆菌苗,注射剂量3~5ml。对潜伏期的病鹿注射巴氏杆菌苗无效,但对病鹿及时采取了隔离治疗,用5%来苏儿彻底消毒。青霉素、成年鹿每次肌注400万单位,2次/d。或20%磺胺嘧啶静脉注射,2次/d,连用3d,同时,注射Vc进行治疗。
Tags:白唇鹿 巴氏杆 责任编辑:七剑下饭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鹿科动物七例放线菌病的诊疗 [下一篇]梅花鹿难产的诊断与助产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七剑下饭馆 七剑下饭馆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8 个
性别:保密
qijian@admin88.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鹿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有的梅花鹿会发出尖叫声
· 三、繁殖规律雄性梅花鹿通过“角斗”争夺交配权
· 鹿的应激表现及其减少方法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二、觅食习惯梅花鹿晨昏活动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
· 鹿的合理配种方案

最新文章

· 或让母鹿舔干
· 这充分说明梅花鹿对适应新的栖息条件具有极其明..
· 而且仔鹿出生几十分钟内即可站立行走
· 仔鹿产下后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这种“角斗”在鹿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