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鹿坏死杆菌病防治
2015-08-05   来源:黄南农批网  作者:nlzm   字体:【 】  浏览:94次   评论:0
鹿坏死杆菌病是由严格厌氧性坏死杆菌为主要病原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于夏秋季节流行。传染源主要是患病鹿,各种年龄的鹿均可感染。皮肤损伤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消化道创伤、锯茸的损伤、产道伤口以及脐带炎而感染。另外,地面潮湿泥泞,凹凸不平、气候闷热潮湿,饲养管理不善等易促进本病发生。  
 
鹿群中如有坏死杆菌病发生,应立即采取临床治疗措施。局部创口疗法 彻底清除患部坏死组织和脓汁充分暴露创面,将病灶周围洗净,剪毛,涂擦碘酊,然后用3%--5%的双氧水溶液,或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口,为防止患部创口污染,用维氏流膏、鱼石脂或纯焦油浸渍的纱布绷带包扎创口,绷带包扎时,应采取多道包扎打结,以防脱落。视病情一般2天--3天处理一次,直到创口痊愈。全身疗法全身疗法的目的是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上行感染至内脏及全身。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药敏试验证明坏死杆菌对土霉素、四环素、先锋霉素等极其敏感,对青霉素、多粘菌素和卡那霉素等也高度敏感。各鹿场可视情况选用上述抗生素。一般青霉素、多粘菌霉素等按成年鹿200万单位--250万单位用量,肌肉注射,仔鹿酌减。土霉素、四环素等可作内服用,剂量可按每千克体重0.05克。若全身疗法和局部创口疗法同时进行,则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加强饲养管理和严格兽医卫生措施是预防鹿坏死杆菌病的重要环节。鹿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实行定期消毒,消毒剂可选用3%漂白粉溶液或15%的新鲜石灰水等。圈舍地面应平整,以减少鹿蹄部摩擦、刺伤,仔鹿分群时要放入温驯的母鹿,保持安静,防止惊群乱窜时碰伤。另外要加强饲养,适时补充矿物质混合料或精料型配合饲料可保证鹿体况良好。新调入的鹿只入场后要实施检疫,发现病鹿应立即隔离饲养,并进行临床治疗,隔离圈内的用具严禁与健康圈共用。
Tags: 责任编辑:nlz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养鹿怎样选好种 [下一篇]母鹿保胎的七注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nlzm nlzm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4 个
性别:保密
nzlm@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鹿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有的梅花鹿会发出尖叫声
· 三、繁殖规律雄性梅花鹿通过“角斗”争夺交配权
· 鹿的应激表现及其减少方法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二、觅食习惯梅花鹿晨昏活动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
· 鹿的合理配种方案

最新文章

· 或让母鹿舔干
· 这充分说明梅花鹿对适应新的栖息条件具有极其明..
· 而且仔鹿出生几十分钟内即可站立行走
· 仔鹿产下后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这种“角斗”在鹿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