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蜜蜂的生活环境:气候因素
2015-08-06   来源:台州农批网  作者:如果有如果的话   字体:【 】  浏览:90次   评论:0
1.温度 蜜蜂属于变温动物,然而由成千上万只蜜蜂组成的蜂群,具有恒温动物所特有的调节体温的能力。蜜蜂数量越多,蜂巢内温度越稳定,并能够保持在适温34摄氏度-35摄氏度的范围内。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其发育和繁殖。如在27摄氏度时封盖子虽然能羽化为成虫,但没有采集力;30摄氏度时羽化推迟4天;37摄氏度时羽化期缩短3天,但有大量封盖子死亡(见子不见蜂)。蜜蜂生活的最适温度为15摄氏度-25摄氏度。气温在5摄氏度-35摄氏度时(白昼荫处气温)蜜蜂就能出巢活动。气温长时期在10摄氏度以下蜂王停止产卵,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在蜂巢内结成蜂团,转入断子越冬期。 在温带地区,冬季蜂王停止产卵,只有老蜂逐渐死亡,没有新蜂羽化,蜂群中蜜蜂的数量逐渐减少;夏季蜂王每日的产卵量往往超过1500粒,新蜂的羽化数大大超过老蜂的死亡数,蜜蜂的数量逐渐增多,蜂群发展到高峰。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大,为了生存,蜜蜂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箱内温度。在炎热的夏季,当蜂巢内温度超过适温范围时,蜜蜂外出采水,蒸发水分(扇风)进行降温,当蜂巢受烈日暴晒,辐射热过高时,蜜蜂离开巢脾,集结到巢内较大的空间及堆集到巢门口散发热量,这种现象生产上称“离脾”。相反,遇到寒冷时,蜜蜂离开边脾,聚集在蜂巢中央的子脾上护子,生产上称缩团。在严寒的冬季,蜂群结团越冬。蜂团外围适温6摄氏度-10摄氏度,蜂团中心适温24摄氏度~30摄氏度,若保温不当,蜜蜂以吃蜜运动、散团等行为来调节温度。由于新陈代谢增强,一是影响蜜蜂寿命,二是饲料耗量增加。 

2.湿度 蜂巢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低与外界空气的温湿度、巢内饲养温度、蜜蜂生理状况及正在发育个体的数量有关系。正常蜂巢中央的相对湿度为77%-84%,蜂巢内各部位的湿度变动在25%-100%之间。在流蜜期,蜂巢中央湿度为55%-60%;如果自然界没有流蜜,子脾之间的相对湿度为76%-91%,因为哺育子脾需要较高的湿度,酿蜜时因蒸发采集来花蜜中的过剩水分,而需降低湿度。越冬期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80%,如果巢内干燥,蜜蜂体内及巢蜜中水分蒸发快,蜜蜂会感到口渴而吵闹,导致越冬失败。蜜蜂除了利用代谢水分外,以采水及喷水滴蒸发水分,提高巢内湿度,以扇风来降低巢内湿度。 

3.光的影响 日照能刺激蜜蜂出动,采集季节为一年的长日照季节,蜂箱宜放阴凉处,巢门朝南,夜晚蜜蜂也有趋光现象,夜晚应处在黑暗环境。 

4.其他气候因素 蜜蜂生活要求流动新鲜的空气,当空气不流通,群蜂易显不安状态,特别闷热场合更十分危险。阵雨或突然的暴晒,对于蜜蜂出动安全亦有很大的影响。海滨经常风大的地区,蜜蜂采集活动被迫贴地面飞行,因此,选择场址,对于风力、风向的频度以及所处范围的天然屏障或人造屏障都必须加以注意。 
 
Tags: 责任编辑:如果有如果的话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蜜蜂的活动周期:迅速发展时期 [下一篇]蜜蜂的活动周期:恢复期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如果有如果的话 如果有如果的话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ru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蜜蜂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养蜂技术:初学养蜂者要知晓,蜜蜂所需蜜源种类..
· 到底是养中蜂好,还是养意蜂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 蜂团容易躁动不安
· 使越冬蜂寿命缩短
· 蜂王死亡率高
· 影响越冬成功率及工蜂寿命
· 了解到阿根廷蜂业协会利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全..
· 全面开始了蜂产品质量可溯源技术体系的研究

最新文章

· 养蜂技术:初学养蜂者要知晓,蜜蜂所需蜜源种类..
· 蜜蜂所就发现
· 影响越冬成功率及工蜂寿命
· 全面开始了蜂产品质量可溯源技术体系的研究
· 蜂团容易躁动不安
· 应该开发出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蜂王死亡率高
· 阿根廷蜂业协会希望我国使用他们的编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