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鼻蝇蛆病(狂蝇蛆病)的防治
羊鼻蝇蛆病(狂蝇蛆病)的防治 曹明1,赵树强2,王彩霞, (1.天津市宝坻区畜牧兽医站;2.天津市畜牧兽医站) 4月份,天津市宝坻黄庄乡一养羊户饲养的50只绵羊,先后有10多只发病,死亡8只;剖检时在鼻腔、鼻窦、额窦等处发现大量的羊鼻蝇三期 幼虫寄生。确诊为羊鼻蝇蛆病。 本病是由狂蝇科鼻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病羊出现慢性鼻炎(鼻窦炎和额窦炎)。绵羊受害较重,山羊较轻。 1 羊鼻蝇发育史 羊鼻蝇出现在春季到秋季期间,以夏季炎热天气表现最活跃。雄蝇和雌蝇交配后,雄蝇不久就会死亡.雌蝇待体内的幼虫发育后,开始飞 翔,突然冲向羊鼻孔,将幼虫产在羊鼻孔周围,一次能产30~40条,一条雌虫在几天内就能产下600条幼虫-产完幼虫后死亡:幼虫即爬进鼻腔、鼻窦、额窦 等处(少数能进入颅腔内),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幼虫仍停留在原处.继续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幼虫在鼻腔内寄生9~10个月,到翌年春季,幼虫成熟后即向鼻 孔处爬行.当羊打喷嚏时,被喷出落到地上,钻入表层土中或粪堆内化为蛹,经过1~2个月后羽化为成蝇。 2症状羊鼻蝇侵袭羊鼻孔产幼虫时,对羊群有强烈的骚扰作用,严重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幼虫在鼻腔内爬行时,以口钩和小刺损伤鼻粘膜,引起炎症, 从鼻孔流出脓性鼻涕,有时带血。鼻孔周围的鼻涕干涸后形成硬痂,造成呼吸困难。病羊经常打喷嚏,摩擦鼻孔,摇头,磨牙。病羊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有个 别的幼虫进入颅腔近处,造成颅骨损伤;当脑膜损伤时,病羊出现强烈摇头、头部歪斜、运动失调或向一侧转圈等神经症状。 3防治 3.1 在夏秋季节进行有计划的驱虫,用敌百虫配成1%~2%的水溶液,每侧鼻孔内注入5~10 mL。注药用注射器,给药时将羊头抬高,使下额与地面平行 或使羊仰卧,使头与地面成45。角,再将胶管插入鼻孔,徐徐注入药液。注完后使羊保持原姿势片刻,然后放开。 3.2将敌百虫配成水溶液,加入适量2%的普鲁卡因,颈部皮下注射:绵羊按每千克体重0.1 9,山羊0. 075 g。 3.3用80%的敌敌畏乳剂喷雾,每立方米空间体积1 mL,使羊吸雾15~30 min。 3.4 口服敌敌畏水溶液,按每千克体重5 mg,一天一次,连用2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