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百合疫病
2015-08-06   来源:北海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98次   评论:0
疫病为百合的重要病害,分布较广,多在南方发生,北方保护地内偶有发病。通常病株5%~10%,一定程度影响百合生产,重时可达30%以上,致植株成片死亡,显著影响百合产量和品质。

症状:此病可侵害百合各个部位。茎部染病,初呈水浸状浅褐色至绿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致植株枯死或倒折。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小斑,以后发展成灰绿至暗绿色大斑,终致病叶腐烂或枯死。花器染病后呈黄褐色至暗褐色软腐,空气潮湿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球茎染病,初为水浸状黄褐色坏死斑,以后扩展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稀疏白霉。

病原: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t Cohn)Schrotr属鞭毛菌,恶疫霉真菌。病菌菌丝分枝较少,宽2~6微米,孢子囊卵形至近球形,大小为33.5~41微米×28~34微米。卵孢子球形,直径大小为27~33.5微米。

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或卵孢子萌发,侵入寄主引致发病,病部产生大量孢子囊,萌发后释放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发进行再侵染。气温26~28℃,天气潮湿或多雨适宜发病。雨后排水不良,田间植株茂密柔嫩有利于病害发生与发展。

防治方法

1.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精细整地,修好田间排水沟,以便雨后及时排水。

2.合理密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3.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早挖除,带田外集中深埋。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

4.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保护地内最好采用粉尘施药技术。
Tags: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百合细菌性叶斑病 [下一篇]百合五症病毒如何防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百合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百合草害防除新技术
· 百合优质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 日光温室百合的栽培技术
· 切花百合生产技术指南
· 百合种球采收及冷处理技术
· 百合浇水及中耕除草
· “索邦”百合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怎样扦插繁殖百合花

最新文章

· 日光温室百合的栽培技术
· 百合优质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 百合切花的栽培
· 切花百合生产技术指南
· 百合草害防除新技术
· 百合浇水及中耕除草
· 百合反季节栽培
· 百合夏季管理要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