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半咸水饲养虹鳟鱼疾病防治技术(1)
2017-02-05   来源:遵义农批网  作者:刘亦菲   字体:【 】  浏览:98次   评论:0

半咸水饲养虹鳟鱼疾病防治技术(1)



虹鳟是一种广盐、冷水性鱼类。由于其肉味鲜美,且适于低温流水密养,单产高,经济效益大,故发展成为世界养殖鱼类分布最广的一种。但因疾病引起死亡给养鱼户造成的损失很大。 

一、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环境条件: 

鱼池结构不合理,存在死角,致使水流不畅;注水量不足,饲养密度过高,池水溶氧状态不良;鱼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堆积,不及时清理,池水环境恶化,水质污染。由于环境条件变坏,使饲养鱼感到不适,食欲和疾病抵抗力减弱,增强了感染疾病的机会。防治办法是尽量做到鱼池结构合理、水流畅通、饲养密度适宜,池底脏物不堆积,保持池内清洁卫生。 

2.饲料饲料变质、败坏,脂肪氧化,着生霉菌,饲料品种单一饲料营养素不全: 

饲料缺乏维生素及有破坏维生素的物质存在;饲料源及成品加工中带入致病菌;投喂带病菌的生鲜饲料。饲料的好坏是关系到养殖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防治应注意饲料卫生、不变质、不单一营养全面、加工工艺合理。 

3.病原体: 

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鱼体本身带入;二是投喂生鲜饲料带入;三是水源污染水体内带有病原体。防治办法是做好防疫工作,严禁病原体的带入。 

4.其他: 

拉网操作粗糙不慎使鱼体受伤,使用带菌工具使细菌入侵,乱丢病鱼,给饵无章,过饥过饱等等。防治办法是加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定期消毒,杜绝一切隐患等。 

二、常见病及其防治 

1.细菌性鳃病: 

病鱼多在水面或出水口处缓游,不吃食,严重者赶也不走。检查鳃部,发现明显粘液增多,鳃色变浅,严重时菌体覆盖鳃表面,使鳃丝粘结成棒状,丧失正常呼吸能力而死亡。 

防治:1/2000硫酸铜溶液洗浴30秒钟或1/万硫酸铜溶液洗浴5分钟。严重时3-4天重复一次。 

2.大肚子病 

肚子膨胀很大发展到一定程度死亡。解剖后可见大多数鱼鳔内充水,肾脏有结石,少数胃内燃机车乳白争粘液,有时肠内有黄色米液。 

防治:加大水流量,及时排污清池。增加饲料品种:脾脏、肝脏、鸡蛋等。 

3.三代虫病 

病鱼伏于水底或离群独游,常侧身磨体,影响吃食。观察鳃部,鳃肿大,鳃盖外张,鳃丝暗黑色。鱼体消瘦发黑,体表粘液呈一块一块的灰绒毛色。 

防治:1/4000甲醛消毒洗浴1小时或90%晶体敌百虫1.5mg/L浸浴30分钟。 
 

Tags:咸水饲 鱼疾病 责任编辑:刘亦菲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    虹鳟鱼目前.. [下一篇]危害对象主要传染虹鳟鱼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刘亦菲 刘亦菲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2 个
性别:保密
liuyf@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虹鳟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虹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测线具一棕红色纵纹
· 隔天使用含碘制剂(因虹鳟鱼对氯制剂敏感)消毒剂
· 西班牙最大的私人钓鱼区,因为大批鸟类中毒,禁..
· 虹鳟鱼稚鱼内脏真菌病1.病原病原菌主要是异丝水..
· 虹鳟鱼运输方法简介
· 虹鳟鱼养殖的人工授精技术
· 名优虹鳟鱼的鱼病防治

最新文章

· 虹鳟鱼养殖——细菌性鳃病
·      一、鱼池的建造和布局 &n..
·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测线具一棕红色纵纹
· 虹鳟鱼养殖的人工授精技术
· 虹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虹鳟鱼运输方法简介
· 名优虹鳟鱼的鱼病防治
· 隔天使用含碘制剂(因虹鳟鱼对氯制剂敏感)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