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虹鳟鱼仔鱼的培育条件与鱼苗放养技术
2015-07-22   来源:七台河农批网  作者:mina   字体:【 】  浏览:97次   评论:0
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的生命力越强,而上浮稚鱼是鱼苗刚刚孵出后,规格最小阶段,以至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卵黄囊吸收2/3时开始上浮并且可以开口摄食人工饵料。这时的小虹鳟鱼苗全长在17~30毫米,体重在60~260毫克。因为刚孵出的稚鱼非常娇嫩,上浮稚鱼的培育是虹鳟鱼苗种饲养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成 活率较低的阶段。特别是开食的最初1个月,一定要认真管理和投喂。

1.培育池水体条件

培育池面积10~200平方米,宽1~2米,长为宽的2~6倍。入水形式采取并联排列进水,池水深度20~30厘米。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适宜水温为10~12℃

如果采取并联进水的培育池,要在接近水源的上游设置改造。使用前对培育池作彻底清刷,并用20毫克/升漂白粉或200毫克/升生石灰消毒。注入的新水只能一次利用,不宜重复使用。一般为长方形水泥池或瓷砖池,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为20~100平方米,进水口设置闸网罩,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和鱼苗逃逸,排水口最好宽一些,用适当的丝网制好防逃闸门。从进水口到排水口有1%~5%的倾斜度,便于集污和排污。要注意供水量和水流速,避免堆积,导致窒息死亡,孵化稚鱼在每个平列槽内每平方米可放养1万尾。用稚鱼池每平方米可放2万~4万尾,注水量每10万尾需30升/分钟以上,最好达到每10万尾每分钟注水60升的注水能力,以便随着鱼苗的生长调节水量。

上浮稚鱼不喜光,要避免强光照射,给水要适当,以稚鱼不贴上排水阀门或栏网为准。

2.鱼苗放养

放养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密度过大,活动空间较小,水质条件会变差,溶氧量低,生长缓慢;密度太小、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上浮稚鱼培育期,一般以每平方米放养不超过5万尾为宜。

放养的鱼苗,要求游泳活泼,无畸形的为体质健康的鱼苗。放养密度为水槽内10000尾/平方米,饲养2周后再转入稍大的水泥培育池,在水泥培育池中密度为5000尾/平方米。

稚鱼的放养数量和供水量同水温有关,在相同面积下,水温越高,放养量要越少,需要的水量也越大。  
Tags:鱼仔鱼 鱼苗放 责任编辑:mina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虹鳟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下一篇]北方地区池塘健康养殖赤眼鳟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ina mina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mina@www.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虹鳟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虹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测线具一棕红色纵纹
· 隔天使用含碘制剂(因虹鳟鱼对氯制剂敏感)消毒剂
· 西班牙最大的私人钓鱼区,因为大批鸟类中毒,禁..
· 虹鳟鱼稚鱼内脏真菌病1.病原病原菌主要是异丝水..
· 虹鳟鱼运输方法简介
· 虹鳟鱼养殖的人工授精技术
· 名优虹鳟鱼的鱼病防治

最新文章

· 虹鳟鱼养殖——细菌性鳃病
·      一、鱼池的建造和布局 &n..
·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测线具一棕红色纵纹
· 虹鳟鱼养殖的人工授精技术
· 虹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虹鳟鱼运输方法简介
· 名优虹鳟鱼的鱼病防治
· 隔天使用含碘制剂(因虹鳟鱼对氯制剂敏感)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