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
2015-08-07   来源:佳木斯农批网  作者:兽人飞   字体:【 】  浏览:119次   评论:0
桦川县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大面积的重迎茬导致大豆病虫草害危害加剧,特别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加重。据统计每年危害面积在10万亩左右,平均减产10―15%,高时竟达40―50%,严重影响了我县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动态

大豆孢囊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病,是由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引起的,土地干旱和风砂盐碱地发生较多。线虫侵染后,造成主根及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显著减少或无根瘤。被害大豆地上部矮小,叶片由下向上黄化,生育停滞,结荚减少或不结实,严重时全株枯死。

大豆孢囊线虫以卵、胚胎卵和少数幼虫在孢囊内土壤中越冬,或者以含线虫的土混杂于种子内或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侵染来源。越冬线虫在大豆开花前后侵入大豆根内,7月间形成第二代进行再传染。孢囊线虫主要通过耕作、农机具等携带传播,另外大风、田间流水以及粪肥和混有孢囊线虫的种子,亦能传播。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土壤内线虫数量有关。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适中、通气良好以及砂质土壤及偏碱土壤有利于线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则发病重。连作地块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发病加重。

二、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对策

1.大豆孢囊线虫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重迎茬,因此提倡坚持合理的轮作制度,以减轻大豆孢囊线虫危害。

2.在重迎茬大豆地块提倡推广抗线品种,目前已有大豆抗线四号。

3.土壤有机质在3%以内不能种大豆,土壤有机质在3%以上地块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调节好N、K、P比例,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大豆所需养分、肥料,特别是提倡增施优质农肥,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

4.依据各地大豆孢囊线虫发生具体情况,采取早播或延后播种的方法达到躲病避虫目的。搞好中耕,促进新生根大量形成,破坏线虫生存环境,达到防病目的。在荚期提倡灌水,及早耕翻,精细整地,尽量清除病残体,加速线虫死亡率。

5.在重迎茬地块,使用抗大豆孢囊线虫“增产剂”,特别是在我县中部风砂盐碱土区推广“轻碱地抗大豆孢囊线虫增产剂”。每亩用1―2公斤,拌肥播下。

6.注重重迎茬地块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化学防治。采用3%呋喃丹每亩用5―6公斤随播种施人垄中,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
Tags:后大豆 责任编辑:兽人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防治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下一篇]大豆病害早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兽人飞 兽人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7 个
性别:保密
shourenfe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大豆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齐黄26号(大豆)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科学施肥大豆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2号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最新文章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 推广适合本区域的优良大豆品种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此法适于大面积应用,但大豆植株较大,人进地困难,..
· 苗全、苗匀是大豆丰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