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防治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2015-08-07   来源:广州农批网  作者:帅到跌渣   字体:【 】  浏览:120次   评论:0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使完全粒率减低,百粒重减轻,品质和产量下降。叶部病斑初为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扩大,中央变成黑色,病斑表现不突起,病叶易脱落。茎秆和荚的病斑为褐色圆形,以后成为纺锤形。种子表面包被一层细菌黏液,往往出现在种子的一端,形状很像“蛙眼”。病粒萎缩,病菌在病叶、秆、荚和种子上越冬。低温多雨利于病害传播蔓延,气候高温干旱病害就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及时拔出病株深埋处理,用2%菌克毒克水剂250~300倍液喷洒,视病情每隔7天喷施1次,共2~3次。
Tags: 责任编辑:帅到跌渣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 [下一篇]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帅到跌渣 帅到跌渣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77 个
性别:保密
renz@meimeicc.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大豆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齐黄26号(大豆)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科学施肥大豆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2号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最新文章

· 大豆出苗后及时顺垄查苗
·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治..
· 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 推广适合本区域的优良大豆品种
· 能够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
· 此法适于大面积应用,但大豆植株较大,人进地困难,..
· 苗全、苗匀是大豆丰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