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永济市小麦半精播 两迟一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7-03-13   来源:萍乡农批网  作者:绍00   字体:【 】  浏览:81次   评论:0

永济市小麦半精播 两迟一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当前我市小麦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气候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国家种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使我市小麦生产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一是麦田面积调整到了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域;二是冬季变暖,冬前积温高,有利于小麦分蘖壮苗和安全越冬。底墒及生育期内降水较丰,有利于小麦的生育;三是测土施肥手段的进步,使我们的精确施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现实;四是优种补贴、粮补、生资补贴的力度空前。既扩大了优种种植面积,又消除了生资涨价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当说是天帮忙,人努力,科技跟进,政策优惠,生态条件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为小麦生产中天、地、人、苗的最佳组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我市的小麦产量近年仍在中产水平上下徘徊,仍然没有达到历史最高的水平,这样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根本的问题还是一个技术落实的问题,习惯的播期,习惯的播量,习惯的肥水运筹,这样就带来诸多问题,阻碍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难以由中产迈向高产、超高产。
现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这三个方面:一个是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不力,老播期、老播量、导致冬前生长过旺,发育进程加快,总茎数偏大,引起春季冻害、倒伏、穗子变小。第二是:施肥方法依然延续中低产田的老一套,不能随水肥条件改变而调整。重底轻追,重冬前追轻年后追,“冬追金春追银”,“春追不如冬追,年外不如年里”的施肥习惯根深蒂固。三是不能根据主栽品种变化采用应对措施。现在我市推广的主栽品种舜麦1718、临汾8050、济麦期的变化。以连续5天日均温度低于3℃为我市小麦进入越冬期为标准。1997-,较1987-1996年推迟3.3天,较1977-1986年推迟4.1天。
9月下旬-1平均1至冬前≥3℃的平均积温为703.07℃,其中大于650℃积温的年保证率达80%,因此可做为我市小麦的开播日期。我市10月8日到冬前≥3℃平均积温为583.04℃,550℃以上积温的年保证率为70%,可做为我市小麦适播期下限。由此可见我市小麦的适播期应在10月1日-8日之间,较过去的9月冬前≥3℃积温10月8日冬前≥3℃积温
平均703.07583.04
—10月8日。亩播量6—7kg,冬前总茎数60—70万,亩成穗40万左右。
(二)田间管理
1、冬前管理要点
(1)保证全苗。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这是确保苗全的第一个环节。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及时进行划锄,破除板结,通气、保墒、促进根系生长。
(受北方冷空气入侵我市气温突然下降10℃,最低气温4.5℃,地面最低温度-0.9℃,我市部分麦田受冻,表现为叶片干枯。受冻麦田类型为秸秆还田质量差土壤翘虚的麦田、播期早播量大的旺长麦田以及肥力瘠薄的弱苗田。
一般受冻的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对主茎和大分蘖冻死的麦田要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亩施尿素10kg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墒麦田兑水施入;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kg。
,我市气温突降至5-6℃,部分麦田发生冷害。
防御和补救措施。在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烟熏等办法可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的发生;发生低温冷害后应及时浇水追肥,保证小麦正常灌浆。

Tags:高产栽 责任编辑:绍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河北献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下一篇]早春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