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机收小麦受损及解决办法
2015-07-22   来源:绥化农批网  作者:xiaomao   字体:【 】  浏览:82次   评论:0
(一)小麦机械收获损失的原因  

1、茎杆跑粮损失  

作物通过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之后,有些穗头未被脱着或脱得不净,或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籽粒随茎杆排出机外。产生这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1)滚筒转速过低; 

(2)滚筒间隙过大; 

(3)收割机组作业速度过快,脱谷装置过载; 

(4)钉齿使用时间过长,磨损严重; 

(5)作物潮湿或杂草过多;  

2、漏粮损失  

即在收获过程中,麦粒从联合收割机的可卸罩盖、检视口等封闭不严处和机壁损坏、锈蚀的孔洞等处漏到地上。产生该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1)机型陈旧、状态不佳; 

(2)堵漏不彻底、调整不当; 

(3)原机设计不适应现在小麦高产的需要; 

(4)漏得最严重的地方是颗粒输送带下的杂余兜子,按规定该倒不倒,装满自溢;有的杂余收集器经过改装后,四周封闭不严。  

3、割台损失  

即在收割过后,遗留在地上的残株麦穗、籽粒等,称为割台损失。产生该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1)收割台高低调整不当,割茬高;由于气候条件影响,小麦高低不一,因此漏割的穗头多;  

(2)机组转弯处圆角太小,漏割多;  

(3)拔禾轮的高低和转数调整不当; 

(4)切割机的技术状态不良和装配不当; 

(5)机手对割台操作不当; 

4、杂余裹粮  

即在脱粒作立中,从清洁室分离筛尾端吐出的颖颗中含夹着籽粒造成的损失。产生该损失的主要原因: 

(1)鱼鳞筛片开度过小;  

(2)分离筛孔被杂物堵塞; 

(3)清洁室的风扇力过大或过小,折风板调整的位置不当; 

(4)没有第三清洁室; 

5、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水平低  

(1)机手专业教育程度低,新手多; 

(2)收获机械和收获方法选择不当; 

(3)劳动态度差;  

(4)没有质量检查过程; 

(二)解决小麦收获损失问题的几点意见  

1、对目前使用的收割机进行更新改进,当前普遍存在问题是机型喂入量小,在设计上以远远不适应当前单产日益增加的需要。而且有些机型已停产,配件供应得不到保证急待机型更新,选择适宜家庭联产承包的收获机械。根据当地的特点,对引进的收获机械应具备如下条件:  

(1)机型的设计要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具有先进性; 

(2)具的抗涝收获性能好的特点; 

(3)从长远来看,要注意中小型和自走牵引型配套引进; 

(4)机型的作业综合损失率要低; 

(5)收获机各调整部位要灵活,配件供应要有保障; 

(6)地块转移和运输性能要好; 

2、提高机手的操作水平  

随着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收获机械大部分已是个体所有,机手的技术水平低,难以掌握机械性能,无法完成作业中的技术调整,更谈不上排除故障。所以要加强对农民驾驶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从而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水平。  

3、搞好改装和堵漏,坚持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一定要抓好其改装和堵漏工作。要坚持严格执行农机具技术状态与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农机部门要搞好技术指导。  

4、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同时,要考虑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农业生产没有机械化不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更需要发挥机械化的作用,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适于大面积作业的大型收获机械,尊重农户意见,可以搞新的机械作业合作,包括机械代耕和包耕;或组成新的联合体;小麦可实行机械三统(统种、统营、统收),投入产出分配可按土地面积或股份摊分,或其他分配形式 
Tags:解决办 责任编辑:xiaoma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小麦联合收割机入库前做好十项工作 [下一篇]小麦储藏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