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5-07-22   来源:兴安农批网  作者:L霞   字体:【 】  浏览:88次   评论:0
麦红吸浆虫是一种小麦毁灭性害虫,属双翅目瘿蚊科。2001年在任城区长沟、南张、安居等镇暴发,危害面积达12万亩,一般减产30%~50%,严重的减产80%以上,甚至绝产。在麦红吸浆虫的防治上,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办法。

1选用抗虫品种

生产上应选用芒长多刺、口紧、小穗密集、扬花期短而集中、果皮厚的小麦品种,如济宁13号、济麦19号等,对麦红吸浆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不利,从而使小麦受害减轻。

2深翻地、轮作换茬

生产实践证明,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豆类、棉花等作物轮作倒茬,对压低虫口数量作用十分明显。

3化学防治

3.1土壤施药秋种时结合深翻,每亩用6%林丹粉2.0~2.5kg或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3.0kg,拌细沙土20~30kg撒垡头,然后细耙,可明显降低越冬虫口数量。


3.2蛹期防治为控制成虫出土,于小麦孕穗期每亩用1.5%1605粉2.5~3.0kg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g或6%林丹粉1.5~2.0kg,拌细沙土顺垄撒施,然后搂划或浇水。


3.3防治成虫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每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40g或25%辛?甲氰乳油40~50g或20%蚜必克乳油40~50g,对水50~60kg喷雾,4~5天后再喷1次,防治效果更理想。
Tags: 责任编辑:L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小麦10类弱苗的管护 [下一篇]玉米、小麦“两晚”增产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