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春季小麦管理技术
2015-07-22   来源:亳州农批网  作者:光棍男   字体:【 】  浏览:105次   评论:0
浇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节肥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育时期的供氮水平,在每667平方米施16公斤纯氮范围内,随氮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在施肥上采取“前促、中控、后改”的施肥方法,即基肥50%,拔节孕穗肥50%,攻粒肥重防早衰。在土壤墒情适宜情况下,对地力一般和苗情适宜地块,春季第一次浇水宜推迟至拔节初期,以控制春季无效分蘖过多滋生和茎基部一二节间的伸长,并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标准氮肥30公斤左右;对地力较高、苗情偏旺地块,此次肥水可适当延迟到拔节末期进行;对地力较差、苗情偏弱地块,春季第一次肥水可提前至起身期进行。

补施好中后期肥水在小麦孕穗期以后补施少量肥料,既对减少花期退化、增加穗粒数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并可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应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补施尿素5~7公斤,也可在开花期叶面喷施2%~3%的尿素溶液加上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667平方米喷50~60公斤。但此期肥水不可过晚,土壤施肥不晚于扬花期,叶面喷施一般不晚于灌浆期。

后期合理控制浇水小麦乳熟至收割阶段,适当控制浇水,可提高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明显减少“黑胚”现象,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所以从产量、品质同步优化考虑,在小麦生育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次数。 

 


 
 
 
Tags:季小麦 管理技 责任编辑:光棍男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下一篇]优质高产小麦良种--烟农15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