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小麦专家胡承霖提醒:小麦扬花初期抓紧防治赤霉病
2015-07-22   来源:福州农批网  作者:wind   字体:【 】  浏览:120次   评论:0
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提醒农民朋友,因近期多雨天气影响,今年我省小麦赤霉病将偏重发生,眼下正是防治最佳时期,要迅速施用植保部门推荐的药剂开展防治。

胡承霖教授昨日约见记者时说,当前我省小麦由南到北进入抽穗至扬花的后期生长阶段,这个阶段为时较短,只有40―45天,田管目标是在前期与中期已经形成亩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基础上,形成饱满的麦粒。 
虽然各地小麦前期与中期的生长表现较好,但能否取得高产,还要看最后可否形成饱满的麦粒。而饱满麦粒的形成,首先要不受病、虫危害,尤其是不能受赤霉病和蚜虫危害。

近期雨水偏多,是小麦被赤霉病侵入的有利时机。胡教授赴部分小麦主产区调查发现,沿淮、江淮中北部赤霉病将中等发生,江淮南部、沿江赤霉病将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500万亩。他提醒农民朋友,必须在开花初期,也就是麦田中有10%扬花株时,每亩用80%多菌灵可湿粉有效成分80克,或40%多菌灵悬浮剂有效成分60克,对水防治。使用机动喷雾器防治,每亩药液量不少于22公斤;手动喷雾器防治,每亩药液量不少于40公斤。施药后,若遇3天以上连阴雨,还需在间隔一周后再补治一次。目前沿淮、江淮春性品种和半冬偏春性品种,需进行普遍防治;淮北半冬性品种大部分尚处在齐穗期,到扬花时如遇连阴雨,也要注意防治。

此外,小麦穗期蚜虫在淮北北部麦区将偏重发生,每亩可用吡虫啉有效成分1.5克,或啶虫脒有效成分0.3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小麦吸浆虫在沿淮、淮北常发区发生数量回升明显,防治时每亩可用辛硫磷有效成分75克,拌细土20公斤,在早晨露水干后均匀撒到麦田,并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虫效果很好。

Tags:胡承霖 花初期 责任编辑:wind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麦田施用尿液的方法 [下一篇]秋收时节小麦良种选购注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