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综合防治方法
2015-07-22   来源:吉安农批网  作者:soso   字体:【 】  浏览:92次   评论:0
   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三大主要病害。 

锈病又分为条锈、叶锈和杆锈三种,其特点均是以孢子堆分别在叶面、叶鞘和茎杆、麦芒上出现锈斑。条锈病一般发生在小麦拔节至抽穗阶段,防治重点应是产量较高、发病较早或发病虽晚但成熟迟的感病品种麦田。叶锈病一般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发生。杆锈病从开花至乳熟阶段出现,以晚播、产量水平较高的感病品种麦田为防治中心。 

赤霉病菌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均能危害,在苗期造成苗腐和茎腐,在开花期至成熟期造成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最重。 

白粉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叶鞘、茎杆、穗部均能发生,以地势低凹、湿度大、偏施氮肥、群体过大的麦田为防治重点。根据上述发病规律,必须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用抗病耐肥高产良种。 

(二)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①晒种,经阳光紫外线照射,杀死附在种子表面上的病菌,减少菌源基数。②用种子量的0.2~0.3%粉锈宁拌种,可减少菌量而推迟发病;或用0.3%的三唑酮拌种,对条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实行保健栽培,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四)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田间湿度大时,应及时清沟排渍,中耕松土,降低湿度,改善土壤通透条件。 

(五)药剂防治:在孕穗至抽穗期,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应及时施药防治。以下农药可任选一种,交替使用,每隔7~10天施药一次,连用2~3次。 

1、亩用0.5度石硫合剂悬浮液60公斤喷雾; 

2、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 

3、亩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4、亩用50%多菌灵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Tags:白粉并 方法 责任编辑:sos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鲁麦19(小麦) [下一篇]冬前防小麦旺长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